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5部分

一條都弄不好,再出一些,不是更煩人麼!”

司馬光見沈歡對王安石的說辭過過激烈,不悅地道:“子賢,你總是說這個青苗法會出事,那你說,該如何改變?”

沈歡頓了頓,道:“青苗法當然要實行,現在朝廷已經頒佈了出去,若是收回來,不說朝廷沒有臉面,就是介甫先生,估計也會不依,弄不好還會掛冠而去呢!”

司馬光點點頭,示意沈歡說下去。

沈歡又道:“老師,學生現在毫不懷疑青苗法會出現剛才那些情況,縱是有那些視察也無濟於事。一次不出事,那麼兩次呢,三次呢,多次以後,會怎麼樣?青苗錢一兩發兩次,又是行政命令,總會出問題的!出了問題後,肯定有不少官員會彈劾介甫先生,說不定會把朝堂鬧得不像話,學生認為,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老師千萬不要忙著反對介甫先生,更不要忙著進諫什麼!”

沈歡這是給司馬光打著預防針呢,生怕司馬光像歷史記載一樣與王安石鬧得像仇人一般。但是,想法是好的,現實會與他所想一樣進行嗎?

“哦?”司馬光來了興趣,“那你說,老夫該如何做呢?“改良!”沈歡堅定地說道。

“改良?”

“對,就是改良!”沈歡笑了,怎麼說他地思想也是後世的,對照一些後世的改革思想,拿出點改良對策,也不是意外了,“學生也不是說青苗法不好,介甫先生是當是世大才,他能想出以借貸來促進生產,簡直是當今第一人呀!不過他的性子就是太急了點,一下子把青苗法推行到整個天下,太容易出事了!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這官場也一樣,所以學生才說要改良一下!”

司馬光也笑了,興趣更濃了,笑道:“那依子賢所想,該如何進行改良呢?”

沈歡侃侃而談:“主要就是兩點。第一就是這個息錢的問題,官府借貸,收取利息,理所當然。但是取息二分,學生認為,還是太高了,雖然比民間那些商賈地主高大四五分的利息要低很多,可仔細推算,十取二成,還是難以讓百姓承擔。”

“這話怎麼說?”司馬光不解地問。

第一百七十六章 問題

“老師可以算一下,普通的一家百姓,每月有三五貫錢就能過日子了,在青黃不接的時候貸個十多貫錢,就要還息三五貫,是一個月的生活費用。一年兩次,也就是說本來他們幹活勉強賺個一年的費用,因為借錢,要多幹出兩個月的費用,豈不是為難他們嗎?若是一時還不了錢,官府又逼迫,這與借那些高利貸又有什麼兩樣呢?”

沈歡身在三司辦公,對於民生不可謂不熟,所說資料,皆有根據,就是再高明之人也反駁不了。司馬光本來對這個問題不大在意,在他的意識裡,取息兩成,比民間那些取息過半的放貸要低得多了,若說在意,他對這種以朝廷為核心如同行商賈之事的態度有所保留,不過為了支援王安石,沒有表現出來罷了。如今聽沈歡一分析,覺得大有道理。

“子賢,給你一說,倒讓老夫也覺得介甫定的息數感到擔憂了。那若按你所說的改良,又該如何?”

“老師,該為取息一分,也就是一成,如何?”沈歡提議問道。按他估量,一成的利息,是一個比較合理的資料,當然,這種利率,對後世之人來說,還是高了。不過這是古代,若再低下去,估計變法之人就不幹了,就是皇帝,也要反對,畢竟他們變法就是為了增加錢財,若無利可圖,拿出一千數百萬貫來做事,豈不令他們心痛!

“一成……”司馬光低頭思量了一會,最後點點頭,“取息一分,倒也能成事。若百姓一家一年貸個二十貫,要多還的錢也不過兩貫而已,縱是當年收成不好,節衣縮食,也不過半月生活費用而已!”

沈歡又建議道:“老師,對於那些當年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