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大學,還會繼續投資!”
當然要投資,大學城的計劃,就在其中了,寄託了沈歡的理想,總不會半途而廢。
其實歐陽發是驚訝十萬貫之多,這些可都是沈歡私人的錢財,十萬貫,都差不多抵得上海州往常一年的賦稅收入了。這份豪情,可以用一擲千金來形容了!他也深深地感動了,這個大學,不單是沈歡的希望,深入其中的歐陽發,也有了莫大的感情。現在,有了投資,感情能得到更大的發揮,豈有不熱淚盈眶的道理!
“子賢,你放心,這個大學,為兄一定幫你把好關!”歐陽發發誓說道。
沈歡呵呵笑道:“現在是七月,先用兩個月,把大學的一些主體建築建起來,之後就可以招生了。至於餘下的工程,可以慢慢建。”
歐陽發點點頭,道:“那現在是否可以開始做些宣傳了?”
“當然,沒有宣傳,他們豈會明白大學的宗旨!”沈歡說道,“再說了,為了吸引更多的學子,令尊的名頭,也不能不提呀!對了,伯和兄,令尊說要招些知識淵博之人來海州任教,可有眉目了?”
歐陽發道:“已經有幾位過來了,家父一生走遍天下,交情不淺。來的人有儒家的,有道家的,甚至還有法家的,總之適合子賢相容幷包的主張!”
沈歡真是大喜了,海州的一切,都走在了高速發展的道路上,總有好訊息傳來。當然,幾日後的一個訊息,才真讓他欣喜若狂了。
第二百三十二章 有後
大宋熙寧三年七月二十二是個好日子,中元已過,已經進入秋季,可是這個秋老虎才是最厲害的時節。//沒有了前些日子陰雨連天的煩悶,換而來之的是炎熱的天氣,曬得人都要吐出舌頭來喘氣。
還沒到晌午,天就熱得厲害了,人在外面走幾步,就要流下不少汗。這種天氣,對於周季這種胖子來說,簡直是要了老命,不過這傢伙也許有先見之明,不敢呆在海州,前幾日,以回家聚一聚的名義,趕往京城開封了。
說實在的,他跟著沈歡過來,已經有一年了,整整一年不回家,對於一家老小都在京城的他來說,確實難熬。這一次回去,他打算把家小接到海州,一起在海州經營下去了。一次出海,已經讓他對未來充滿了期待,為了安心做事,把家小接過來,放下心思,也是好事。
對於這一點,沈歡當然同意。他自己一家人都在這裡了,瞭解不了周季的苦惱,然而誰都會想家,誰在異鄉都會有思鄉的念頭。現在海州事情已經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緩的時期,不需要周季事事躬親,可以走開,也沒理由讓人家不回京城一趟了。
歐陽發已經從他這裡拿了十萬貫錢過去,這點錢,足夠支援大學的前期建造了。再過幾個月,這個大學,應該可以拉起大旗了。有兩個月的時間,教師與宿舍應該能建起不少,足夠前期學生使用。以後的工程,慢慢完善吧,反正手頭上也只有這十萬貫錢,日後資用,還需要等待海貿更興旺才成。
這個大學,是他的私人產物,全是從他自己腰包裡掏錢。其實周季也有心思開啟錢包拿錢的意思,在沈歡多年的影響下,他已經與一般的商賈不同了。越多錢,他就越想把錢散出去,做好事,落下好名聲,也能更好地儲存自己。有時候,錢多到為政者不放心,也是個禍事。
周季現在也有個憂慮,他生怕自己花錢的速度比不上賺錢的速度。像這一次建造大學,他要掏錢,沈歡卻是不許,只能另找一些散錢的專案了。之所以沈歡不讓別人在錢財上插手大學之事,是考慮到這個時代的觀念。
私人花錢建造些私塾之類地學校,大家都可以接受,受教育的也大多是些年輕小的學子。還沒有別的想法。可是大學就不同了,進入大學的都是十五歲以上的學子,接受了不少傳統教育,有了階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