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7部分

念頭,如果讓他們進入一家商賈投資的大學去學習,對於一些功名或者已經要生活地他們來說,也許會有點牴觸的心思。

雖然這個大學就是為了轉變他們的思想觀念。不過現在嘛。還是不惹這些麻煩吧。畢竟現在政治氛圍與以前不同了,朝堂上不知有多少人等著他沈歡落馬呢。與商賈合作的口實,還是儘量避免為好。以他自己家族的錢來建大學。他有著功名,打著教化的名義。總算不是壞事。

以前與周季合作以他母親的名義,這一刻。體現了它地價值。而他沈家,隨著資財的日增,投資的專案越多,人雖少,卻也越來越有大家族的氣概了。

二十二這日早上,沈歡依然如往常一樣到衙門去處理公務:公務不多不少,現在最主要的不是大學,也不是海貿大學是私人性質,海貿除了到高麗等地的海船外,南洋一線,還沒有再次出發的打算;一是此時海上多風暴,不是最佳出海時機,二是周季不在,沒有人去打點一切事宜。

下一次出海南洋,他們有著更大地計劃,那就是等高麗船隻回航,加上之前地十艘,再加上快要建造完畢的十艘,總共三十艘海船一同出海南洋。這個一個比較大規模地出海隊伍了,若全是運鹽,足夠運他一千萬斤,雖然鹽產量也趕得足夠,不過他們卻沒有那般傻了。鹽如果一下子在市場上充斥得多,價格就低,利潤就少,深懂經濟規律的沈歡是不會讓自己吃虧地;那麼,為了實現最大的利益,他們準備在這一次出海地船裡,裝上一半以上的絲綢與瓷器,這種東西,在外頭,比鹽還要貴多了。

也就是說,如果這三十艘海船完美歸來地話,像上次一樣運回奢侈品,那麼產生的利潤,將會達到三百萬貫以上。這都是除去成本的了,當然,這一次,算得上他們的豪賭,常人是不敢為之的。只有三十艘海船的人,不敢一下子把三十艘同走一條路線,因為怕有風險毀了,到時不單沒有利益,反而會虧本。

沈歡與周季,已經給海上的暴利刺激到忘了風險的地步,他們豪賭一次,成功了就有三百萬貫的錢入賬,而作為海州就有二百多萬貫的利潤,周季一方,也會有五十萬貫左右,這等利潤,已經讓他們快要瘋狂了。

於是,龐大的計劃出臺了。周季這一次回去,也有從家裡拿來成本的意思。要像獲利跟多,就要更多的投入。當然,這一切,沈歡也做了最壞的打算如果海船都翻了,沒有了利益,那麼,他們也就虧了,可是一計算,也不過是白忙活一年而已。只要鹽場還在,水泥作坊還在,他們都有翻身的機會。這才是他有恃無恐的信心來源呀!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去高麗遼國的海船能安然迴歸,如果出了意外,他們也不得不謹慎行事了。這些都是以後的事了,眼前的大事,就是修路從海州到揚州的水泥大道,這一計劃,已經在兩州高層獲得了共識,沈歡自不必說,本來就是他的主意,又一力推進,只待開工時機。另一方揚州的知府,也就是姜謙,是從海州出去的,在沈歡手下做了半年的馬仔,對於水泥路的作用,比所有的知州都要明白通透,一聽說這條路他們揚州只需出些小頭,大頭的錢都由海州出了。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雙方都有意思,也就是王八對綠豆,都看上了。於是,這條通貫兩州的水泥路計劃,透過了,雙方也派人協商妥當。沈歡為海州賺地錢,除去給了五十萬貫海軍之外,還有二十萬貫在手。有錢在手。氣概當然不一樣,大手一揮,錢拿了出來,交了出去,修路計劃也就開始了!

早在幾前前,這路已經動工了,當然不需從海州城直接修起。而是在東海縣的南邊修起,連通本來就存在的水泥路即可。揚州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