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洪與段祺瑞的矛盾越來越激化,在國會的支援下,黎終於免去了段的國務總理之職。段不買賬,通電各方,宣稱免職令未經他副署,不能生效,由此引起的一切後果概不能由他負責。
幾天後,安徽督軍倪嗣沖首先通電宣告脫離中央。緊接著奉督張作霖、魯督張懷芝、閩督李厚基、豫督趙調、浙督楊善德、陝督陳樹藩、直督曹錕相繼宣佈獨立。張勳趁此機會以十三省聯合會的名義電請黎元洪退職。
黎元洪陷於困境,請徐世昌進京調和。徐提出得先解散國會,否則不可著手。黎又請梁啟超幫忙,梁以“退處海濱,與世暫絕”答覆。眾議院議長湯化龍辭職,許多議員不出席會議,國會已成癱瘓。新任命的國務總理李經羲因此也不敢就任。黎元洪一籌莫展。這時,張勳託人傳話給黎,說只要請他進京,一切問題都可解決。黎遂邀張進京。
張勳的目的不在調停而在復辟。在勒令黎解散國會後,張帶領五千辮子軍開進北京。過幾天,文聖康有為帶著一大疊早已為溥儀代擬的古文詔旨進了京師,住在張勳的私宅裡。
張勳進了北京後電邀楊度進京。楊度風聞康有為是這次行動的主謀者之一。康是一心要為愛新覺羅家族效忠的死硬派,與楊度的君憲主張並不完全一致。楊度和夏壽田商量後,決定暫不進京,在天津靜觀北京政局的變化。
康有為進京的第三天,北京城裡一夜之間忽然掛滿了龍旗。老百姓們都驚疑不安:已經五六年不見的大清國旗怎麼又掛出來了,莫非皇上又要坐龍庭了?
正是這樣。七月一日凌晨,在張勳、康有為等一班文臣武將的簇擁下,十二歲的溥儀再次登基做皇帝,宣佈正式復辟。同時,一道道的復辟詔令接連頒佈:改國體為君憲制,改國號為大清帝國。廢止西曆,奉夏曆為正朔,改民國六年七月一日為宣統九年五月十三日。廢除新刑律,恢復宣統元年頒佈的舊刑律。
新內閣也公佈了。張勳為政務總長兼議政大臣,洪憲帝制骨幹張鎮芳為度支大臣,雷震春為陸軍大臣。接著便是委派各省巡撫、提督,授徐世昌、康有為為弼德院正副院長,授瞿鴻機、升允為大學士,封張勳為忠勇親王,封黎元洪、馮國璋、陸榮廷為一等公。所有大清王朝一切禮儀概予恢復。
黎元洪原以為張勳是幫他調和政局的,卻不料辮帥來這麼一手,他寫了一道起用段祺瑞為國務總理的命令,並責成段舉兵討逆,派秘書火速送到天津段的手裡。在總統府裡召開了一個應急會議後,黎化裝躲進了日本公使館。段祺瑞偕同梁啟超連夜來到天津南郊馬廠召開緊急軍事會議,決定成立討逆軍總司令部,段自任總司令,梁等任總部參贊。
北京的這場變局不僅得不到楊度的支援,反倒使這個研究憲政十餘年、一再聲稱忠於君憲信仰的曠代逸才猛然間清醒過來。張勳玩弄的這場君憲把戲,無非是借一個皇帝的名號來為自己取得宰割天下的合法權利。他以遍地皆是的大大小小的官職滿足那些利祿之徒的慾望。至於廢止公曆,一切採用舊儀,起用一大批行屍走肉般的舊人,則完全暴露了張勳等人逆時代潮流而動的愚昧無知。這哪裡是在行君憲,這簡直是一場醜劇鬧劇,是一次歷史的大倒退,是野心家們掛羊頭賣狗肉的大暴露。失敗是毫無疑義的。
前清的君憲由於滿人的極端狹隘自私而付之流水,洪憲的君憲由於袁世凱的用人錯誤而毀於一旦,這是第三次了。君憲制在英國、德國、荷蘭取得了卓越成就,在日本更贏得了無比的輝煌,但在中國卻是三次失敗的記錄。
回憶三次失敗的歷史,楊度對中國的君憲徹底失望了。因為張勳這段時期來與自己的特殊交往,他擔心隨著政變的失敗,人們又會將矛頭指向他,懷疑他在背後策劃,應該在他們鬧得最兇的時候公開表示自己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