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炮塔的頂部裝甲,在炮塔內部發生了猛烈的爆炸,同時還引爆了幾個發射藥包,幸虧“納爾遜”級戰列艦採用了裝甲隔離門,爆炸沒有波及到下方的主彈藥艙,結果只有b炮塔被徹底摧毀,如果下方的主彈藥艙也發生爆炸的話,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六分鐘後,三點五十二分,“武漢”號才打出了第十九輪齊射,這次又有兩發炮彈命中了“納爾遜”號,其中一發炮彈集中了“納爾遜”號的艦橋頂部。穿甲彈在穿透了5英寸厚的頂部裝甲之後在司令艦橋上方的航海艦橋處爆炸,炸死了裡面的十幾名軍官,同時巨大的衝擊波還震死,震暈了司令艦橋裡的二十多名軍官。因為“納爾遜”號不是艦隊旗艦,因此艦長是在司令艦橋裡指揮戰鬥,而不是在航海艦橋指揮戰鬥,從而避開了這次打擊。
到第二十二輪齊射,也就是在接近四點的時候,“武漢”號再次表現神勇,其打出的九枚穿甲彈中盡然有三枚命中。第一枚穿甲彈打在了“納爾遜”號的c炮塔基座上,而這裡的裝甲厚度不是15英寸,而是12英寸,這也是為了減輕重量的設計,可結果卻成為了“納爾遜”號設計上的一個致命死穴。炮彈在進入了彈藥艙之後才發生了爆炸。猛烈的衝擊波穿透了艦體,同時也震開了彈藥艙底部的通海閥門,海水迅速湧入,從而制止了大火蔓延,可大爆炸產生的火光卻讓十幾海里外的“武漢”號戰艦上的官兵驚呼了起來。第二發炮彈打在了煙囪的根部,並且穿透了水平裝甲,進入了鍋爐艙之後才發生猛烈爆炸。“納爾遜”號上集中部署的鍋爐艙終於成了隱患,僅僅一發炮彈,就報銷掉了戰艦上一大半的動力!第三發炮彈命中了司令艦橋,是斜著打過去的。當時,“納爾遜”號上的艦長等受傷軍官已經被轉移出了司令艦橋,這也許是不幸中的萬幸吧!
到此時,“納爾遜”號已經失去了有效的指揮,剩下的a炮塔只能夠單獨作戰,而且這做炮塔的故障沒有完全修復,其開火的速度自然慢了很多。也正因為連續數次被擊中,戰艦上的損管人員無法及時的撲滅四處產生的大火,結果,當“納爾遜”號上的英軍官兵還在頑強抵抗的時候,火勢已經開始蔓延,這將最終要了“納爾遜”號的老命。
第五十九章 局勢逆轉
從三點半到四點半,隨著數艘戰艦被擊沉,或者是遭到重創,薩摩維爾心裡的希望之火也逐漸熄滅掉了。如果說在“厭戰”號與“勇士”號中雷之後薩摩維爾還沒有感到絕望的話,那麼當“鐵公爵”號,“羅德尼”號,以及“納爾遜”號相繼被摧毀之後,薩摩維爾不但絕望,而且是徹底的絕望了。
四點半左右,“羅德尼”號從海面上消失了。在這之前幾分鐘,“羅德尼”號的艦長髮來報告,戰艦上的大火已經失去了控制,並且蔓延到了主炮彈藥艙附近,全艦官兵盡了最大的努力滅火,可仍然回天乏術。薩摩維爾立即讓該艦艦長放棄戰艦,保全官兵。也就是在“羅德尼”號發生大爆炸之前,艦長就下達了棄艦的命令,可不到兩分鐘,戰艦上的主炮彈藥艙就發生了猛烈的爆炸,這艘戰艦上1600餘名官兵中只有不到50人逃了出來,其他人都沒有來得及逃生,隨同戰艦一起沉入了大海。
“羅德尼”號的迅速沉沒讓人感到很意外。早在第一次全球戰爭期間,英國海軍就有多艘戰艦因為主炮彈藥艙被引爆而戰沉。按理說,英國人應該吸取了經驗教訓,知道戰艦上的主炮彈藥艙是最關鍵的部位,怎麼說,也應該在這裡設定多道防護措施。比如,仿照德國人最先採用的隔離式彈艙設計,並且在主炮彈藥艙下方設定通海閥門,在必要的時候灌入海水以防止主炮彈藥爆炸。“納爾遜”級戰列艦上也確實採用了這些技術,可問題是,英國人在設計戰艦時本來就有一些漏洞。
從後來考察“羅德尼”號沉船的結果來看,當時戰艦上的官兵沒有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