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信,並公佈相關密約及附件全部內容。
本書因為劇情需要,特將高陶時間的發生時間提前至1938年,本書為架空之作,還請諸位讀者不必介懷。style=〃width:100%;text…alight:center;〃》【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八第六十一章 註釋
注一:金百合計劃。二戰期間,日本以武力踐踏亞洲各國的同時,執著而隱秘地實施一項掠奪被佔領國財富的“金百合計劃”。日本戰敗投降前夕,數以萬噸計的財寶被藏匿在菲律賓各地或隨沉船沉於海底。僅中國一國而言,就喪失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瓷器、藝術品、遠古化石、線裝書籍、宗教文物等。
1937年,裕仁和他的顧問們建立了“金百合組織”,這一機構確保劫掠來的財富只流入天皇的金庫中。它是一個皇室組織,包括金融、會計、簿記、船運專家及各種寶物專家。該機構由皇族成員監督,透過操縱黑社會來實行。
當日本軍隊開始包圍南京時,蔣介石命令戴笠把國家博物館的藏品和其他城市的藝術品儘可能多地裝箱,最後,它們被運送到中國西部成都和重慶,但能夠裝箱和運走的畢竟有限。
南京陷落後,金百合行動的第一批執行者是憲兵隊。被調遣來的憲兵特別行動小隊四處搜查,扣壓所有中國政府的財產,炸開銀行的庫房、搶劫富家及中產階級的商人和其他人士的黃金、寶石、珠寶、藝術品和貨幣。據說,在這一階段,秘密憲兵至少收集了6000噸黃金。
日本在掠奪中極為重視具體細節,其中一個重要的例證是,當時有一支經過精心挑選的,對珍貴書籍和文稿有專門知識的蒐集文物的特別行動組織。其中一些是日蓮宗的和尚,他們的任務是在圖書館、博物館、私人藏書或寺院的佛經裡挑選這類書,然後把這些珍寶運到東京。在掠奪前,他們已在中國四處遊歷,與私人收藏者交朋友,編制了最珍貴書籍和文稿的目錄。
南京大屠殺之後,1000多名這樣的專家來到南京,開始從珍貴的藏書和文稿中挑選。儘管南京相當一部分已成為廢墟,但儲藏這些書籍的建築則處在嚴密的安全保護下。日本的皇家圖書館有優先挑選的權力,最珍貴的物品被挑出供天皇親自過目。每一件東西都被仔細地編號、打包,然後放入防水的箱子裡。他們還編制並複製了多本詳細的目錄,以確保在運往日本的途中不會丟失任何東西。大約2300名中國勞工為物品打包,400名日本士兵監督他們的工作,用了300多輛卡車把這些箱子運往上海,然後裝船。
作為日本對外侵略的受害國,中國的受害者比其他任何民族和國家都要多得多。在1895年至1945年間,同其他地方相比,日本從中國掠奪的財寶最多。日本對中國的掠奪從東北開始,然後波及上海、南京和全國數百個城鎮,中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金塊、財寶、鑽石、色彩多樣的寶石、瓷器、藝術品、遠古化石、無價的線裝典籍、宗教文物和祖傳寶貝都成了日本人的囊中之物。
九第六十六章 註釋
注一:錢新民。浙江人,早年畢業於中央政治學校,南京淪陷後首任軍統站站長,在上海接頭時被捕,後被解往南京,經不住七十六號的軟硬兼施,叛變投敵,供出南京站二十餘名特工人員,其中就包括行動總隊隊長強一虎。被釋放後於1941年再度被捕,並被七十六號移交日本憲兵隊,不久便被處決。當時,汪偽控制下的各大報紙只對此時進行過簡單報道,錢新民雖然死有餘辜,但在變節後仍被處決,倒成了一個謎。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據尚振聲義士遺孀楊靜涵女士回憶並分析:當年日寇憲兵之所以又殺害錢新民,極有可能和他的一段經歷有關。南京淪陷初期,錢新民曾經受命化妝進入寧海路一帶的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