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章 第36集《妙法蓮華經》

導你們修學《法華經》,而“生我法中”。

這個生我法中怎麼解釋?古德意思就是說,我們內心“生”有兩種:我們凡夫是依妄想而生。你打一個妄想,你想幹什麼,你就跟著妄想走。我今天想要去吃麵,你就跟著妄想去走,去做種種的事情。但是修行人不是,修行人在妄想當中多了一個力量,叫做道法。你聽聞了一個道法,透過聞思以後會產生一個引導的力量,這個時候你的心中會有一種道的力量,叫做“生我法中”。

這個生的力量是什麼力量呢?古德把它做一個判教,叫外凡資糧位。就是舍利弗尊者雖然學了《法華經》,學了大乘法,但是屬於資糧位,是外凡。就是心遊理外,身居有漏。我們現在大概只要沒有成就禪定之前都是資糧位。資糧位是最容易退轉的,說是“惑業未斷猶坯器,經雨則化棄前功”。說這個陶瓷,泥土捏成一個相狀,但是沒有燒,所以逆境的雨水一下,就完全前功盡棄了。這個地方講出了一個過去,就是舍利弗尊者其實你以前是修過《法華經》的,學過大乘法的,但是那個時候的功力不深。這是一個情況,昔曾教大。

庚二、中忘取小

舍利弗!我昔教汝志願佛道,汝今悉忘,而便自謂已得滅度。

雖然釋迦牟尼佛經過兩萬億佛所這麼長的時間,教育過舍利弗尊者等聲聞人,但是這些人遇到了障礙,“汝今悉忘”。你們後來是遇到了惡因緣,每一個人的惡因緣不同,反正原則就是“退大取小”了。退大取小以後,佛陀一出世,面臨的一個五濁惡世的時代,佛陀也不好馬上啟動你的大乘善根。所以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之下,佛陀先講小乘法,先讓你成就阿羅漢;然後最後臨滅度之前再講大乘法,來把你過去的大乘善根給啟動起來。

這個“汝今悉忘”,我們解釋一下。這是講到舍利弗是怎麼退轉的,怎麼退大取小的。說是舍利弗學《法華經》以後,知道權法妙,實法妙,當然就發了菩提心,說是我們應該去接受歷練。後來有一個婆羅門外道就跟他要眼睛,說我媽媽生病,醫生說我這個藥要修行人的眼睛來和這個藥,才可以把她給治好。他說你可不可以把眼睛佈施給我?舍利弗想沒事,菩薩第一度就是佈施,就把左眼挖下來送給他。這婆羅門說我媽媽的藥要右眼。那你怎麼不早說呢?舍利弗就把右眼也挖給他。挖給他以後,這個外道就在鼻子聞一聞,說你這個修行人根本持戒不清淨,眼睛這麼臭,就丟在地上,離開了。

這件事情對舍利弗尊者刺激很大。他還是一個凡位菩薩,資糧位,他理觀薄弱,心遊理外。我們看唯識學上說,資糧位菩薩完全靠信仰在支撐,他理觀薄弱,他不像內凡位或者聖位的菩薩。所以對他來說刺激太大了,就退大取小。

而退大取小這個事很麻煩。就是說,你曾經修過,後來惡因緣,你會烙下一個很深的痕跡:對大法的畏懼。所以很多的大德勸我們,受了菩薩戒,量力而為。你看菩薩戒,它也是有實法、權法的操作。你看實法,大家都發菩提心,每一個人得戒體都是“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這是實法。實法要圓滿,要上契諸佛實相之理,否則你就不能得戒體。但是你今天受完戒,從戒壇回來,你真的能這樣幹嗎?不可以呀。說要誓度一切眾生,不可以。

,!

從權法的角度,你看蕅益大師的註解,菩薩初學,偏重斷惡,少部分修善。度眾生是暫時保留,他保留意樂,隨喜讚歎。尤其是《梵網經》。《梵網經》裡面很多都是聖人的境界,“析骨為筆,刺血為墨”。你看以前埔里有一個出家眾,為了要燃身供佛把身體燒了。這個不是菩薩道,這叫愚痴。《梵網經》裡面很多是給法身菩薩修行的。

所以,落入事相的戒行,你必須要契機。就是你是凡夫位,印光大師常常講,你不是法身菩薩,你別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