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是“久住他國”,就舍離了佛法。佛法是他的國度,佛陀是他的父親。從大乘善根來說,這是整個一大家族,你不但舍離了父親,也舍離了整個家族。所以,舍離了佛陀、舍離了佛法以後,經過了六道輪迴,十、二十、五十就是經歷了六道輪迴。這個是說明,他小時候因為善根退轉了,所以捨棄了三寶,流轉生死。
第二段,看看他長大以後怎麼回事。
“年既長大。”我們知道,出世的善根有兩種:一種是信心,一個是智慧。智慧是很容易退失的。他大乘的智慧退失了,大乘的覺照功力退失了,但是他那種善根的信心還在。這個長大是說,他的出世善根,那種出離的善根會慢慢地內燻而增長。所以他這個善根,那種來自於信仰的出世善根慢慢地內燻增長。
“加復窮困。”一方面善根的內燻增長,一方面受到生死輪迴痛苦的折磨,受到老病死的折磨,就開始產生變化了,就開始“馳騁四方,以求衣食”。這個四方指的我們身心世界的身、受、心、法,在四個地方追求衣食。這個追求衣食怎麼說呢?就是求外道法。因為善根退轉了,佛陀那個時候還沒出世,所以他只能夠跟當時印度的九十六種外道來修學。主要是修兩種:一個是苦行,苦行外道;一個是冥想外道。等於是修禪定跟苦行,用禪定跟苦行當作止痛藥,暫時地解決身心世界的痛苦。因為佛法還沒有出世,所以只好以這個來追求衣食,先追求衣食的溫飽。
,!
那麼用這種苦行外道,加上自己的一種出世的善根,慢慢地遊行,“遇向本國”,就是慢慢地向佛陀、向佛法靠近。
我們做一個說明。這段經文是先把這個兒子的情況,這個小孩子是怎麼回事,做一個說明。我們來看他小時候跟長大的情況。
他小的時候那叫一個“舍父逃逝”。就是,這個人本來是跟佛陀學佛法。我們學佛法應該是要一鼓作氣,說實在,就是打鐵趁熱。就是說,你現在要修淨土法門,你最好這輩子就往生,最好!因為業力是不可掌控的。那如果你今生沒有把握,沒有一鼓作氣,你爬山沒有一次爬到頂,那你可能從中間就摔下來,就歸零了。也沒有完全歸零,你有些善根會退,有些善根不會退。
就是說,這些聲聞弟子跟佛陀學了兩萬億佛的大乘佛法,當時在大乘佛法裡面只到了外凡位,是很容易退轉。外凡資糧位,就是他當時登山的時候沒有一次攻到頂,沒有一鼓作氣,就修到一半,快要成功的時候佛陀滅度了。佛陀滅度以後,就善根退轉了。因為你出生的時候生長在非洲,生長在美國、歐洲,沒有佛法的地方,那隻好怎麼樣?“舍父逃逝,久住他國。”就是離開了佛陀,離開了佛法。這個善根沒有相續的造作,那當然就流轉生死了。這第一個,他小時候。
長大以後,他慢慢怎麼樣?“漸漸遊行,遇向本國。”我們知道,善根,有些智慧的善根是會退轉,但是他這種信心的善根不退轉。所以,他那種出離心是在的,他那種對生死的厭惡的心是在的。那麼在的時候他怎麼辦呢?修外道法。
修外道法為什麼能夠遇向本國,能夠向於佛道呢?蕅益大師說,外道法雖復不當,就是方法不正當,但是“亦得為可化之緣”。就是說,外道法為什麼是可度化因緣呢?因為他還有出離心。外道的可愛之處就是他起碼知道痛苦,他起碼知道三界的五欲快樂是有過失的。這種財色名食睡雖然表面甜美,但是你吃它的時候是要付出輪迴代價的。那是刀上的蜂蜜,每一個蜂蜜後面是一把刀。外道起碼知道痛苦。所以蕅益大師說,你看佛出道的時候,諸外道等都是先得度化,即此意也。就是外道不管怎麼說,他還有出離心。
所以就是,這個小孩子大乘的慧根雖然退轉了,但他的信根還在,所以靠著外道的苦行跟禪定,慢慢地積累一種出世的善根;因為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