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是直接回歸到鏡子,“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麼這個地方到底我們應該先修什麼?這個問題就在這裡。有些人說先學相宗,再學《楞嚴經》。原則上是對的,先修權法再實法。但是,我個人從事這麼多年的教育,發覺這也不一定。因為有些人也真的是,他學了《楞嚴經》,知道內心本來清淨以後再去修權法,他會更有力量。
所以,當充滿實證的佛陀不在的時候,我們只能自己去嘗試了。不過也沒關係,雖然沒有佛陀來帶我們回家,但是從法力的攝受來看,只是時間的問題。就是說,如果你今天有法又有佛,那當然最好;如果沒有佛、只有法,我們操作得當,也可以從權實當中得到受益。
這個地方是說明佛陀的智證不可思議、教法不可思議。我們如果今天沒有跟佛陀在一起,我們就失去了佛陀的智證,我們就善用佛陀的教法,也是可以的。
癸二、立喻 分二:子一、明無差而差喻即實而權;子二、明差而無差喻即權而實
我們再往下看。那麼什麼叫佛陀的智證跟教法呢?佛力跟法力之間的相互關係如何?我們看癸二的“立喻”,先講出一個譬喻。
子一、明無差而差喻即實而權
我們看經文。
迦葉!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谿谷土地,所生卉木叢林及諸藥草,種類若干,名色各異。
先說明眾生的根機是無差而差。本是同一個心性,因為輪迴以後有不同的環境的熏習,產生差別的根機。這個講眾生的根機。佛陀的法藥也只能夠配合眾生的根機,即實而權。佛陀一開始要用權法先滿足我們的需求,先開出五乘的教法。
,!
那麼眾生的善根是怎麼形成的呢?
佛陀講一個譬喻說,在同樣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當中,大家都在三千世界,但是每一個地方各有它的“山川谿谷土地”。“山”比喻我們每一個人正報的色法。因為山它高低起伏,所以明顯易知。每一個人都能夠看到山,就像我們容易看到一個人的色身一樣。“川”就是感受,川就是水流。水流因為它這個高低差,有些地方比較急,有些比較緩。急就是一種逼迫的痛苦相;有些川走得比較緩和,就是一種快樂相。就是講到我們的苦樂的受,川比喻感受。“谿”,什麼叫谿呢?就是山跟山之間的河流,它要順著山勢,有各式各樣的曲直的差別,就是表示我們的想蘊,我們的各式各樣的想法。“谷”就是山的底部,所以幽隱難見,就是表示我們的行蘊。這個“土地”就是識蘊,就是前面的色受想行四蘊所依止,所有的山川谿谷都是依土地而住。所以,在同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當中,東邊的山川谿谷土地形成了東邊的五蘊,西邊的山川谿谷土地形成了西邊的五蘊。
在這個不同的五蘊當中就長出不同的草木,每一個人五蘊的習性不同,就產生了“卉”,卉就是草,“木”就是樹木。比較高大的是樹木,比較短小的是草。“叢”跟“林”,“叢”就是草所聚集的叫做叢;“林”就是樹,大樹所聚集叫做林。這當中有的是“藥”,有的只是“草”。有的有出世善根,有的沒有出世善根。總而言之,“種類若干”,是“名色各異”。就是因為每一個人的生活環境、各式各樣的五蘊,而產生各種的善根的差別。
我們看下一段。
密雲彌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時等澍,其澤普洽卉木叢林及諸藥草;小根小莖、小枝小葉,中根中莖、中枝中葉,大根大莖、大枝大葉,諸樹大小,隨上中下各有所受;一雲所雨,稱其種性而得生長華果敷實。
前面講的這種草木,是講眾生的善根在無量的輪迴當中已經是形成了,這是一個現實。佛陀必須要面對現實,佛陀必須要尊重我們的生命經驗。佛陀來到人世間,如果說:不行,我只攝受菩薩種性的。那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