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說,你不能用你現在這一念經過輪迴、經過很多生命經驗的心來直接唸佛,因為,這個佛號跟你的心接觸,它肯定受你的內心的影響。“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佛陀沒有意見的。所以,你直接提佛號的問題就是,你這一念心在長時間輪迴當中受過你很多人生經驗的熏習,這個心是不能用的。那怎麼辦呢?調整一下,就是迴光返照,找到你的內心的原始點。
有一個禪師,他去參訪雪峰禪師。雪峰禪師當時在福州。這個禪師是從山下一路地爬山爬到上面去,揹著包包,很辛苦。到了以後,他見雪峰禪師,雪峰禪師問他一句話,你從什麼地方來?他說我從江浙而來。從江浙到福州有一段距離。雪峰禪師說,你遠涉不易,辛苦了。你經過那麼多的山,經過那麼多的水,又爬到高山來見我,不容易。遠涉不易,辛苦了。這個禪師就說:“仰慕道德,不憚辛勞。”說,我仰慕你的道德,我不怕辛苦。雪峰禪師講一句話:“汝猶醉在!”說你還沒有清醒,你還喝醉酒。這古人的修行,你看,謙卑求法,他馬上跪下去:“請和尚開示!”雪峰禪師講一句話:“出去!”這個人聽了以後,當下開悟。
“出去”的意思就是說,為什麼我們這念心不能直接唸佛?我們這念心有所得,沾了太多相狀,就像強力膠:這個是好東西,這個是壞東西;這個是有道德,這個是沒有道德。凡有所住,即是非住!我們經過這個相,諸位,雖然你說你可以判斷相狀好壞,但“判斷好壞”就是一種執著,就自我設限了。所以你這種心量是不能修學的。就是說,出去!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先離相,就是把過去在心中所建立的知見、觀念通通放下,回到生命的原始點,就是一念的清淨。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你如果不會迴光返照,你就唸兩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念三遍。先把過去的相都放下,這叫安住心性實法,然後你再善知取捨。我們是先安住真如,再面對因緣。這很重要!就是實法妙,權法妙。雖然安住一念心性,在心性來看,娑婆不可得,極樂不可得,那叫做實法。但是我們一定要怎麼樣?一心還要修三觀,要空假二觀。當我們迴歸一念心性的時候,那生命沒有什麼取捨問題了,那叫一個安住。
但是安住以後,你開始怎麼樣呢?開始要從空出假,起觀。面對因緣那就是取捨了:娑婆是痛苦的,極樂是快樂的;娑婆是染汙的,極樂是功德的!所以在事相上要取捨,開始修四諦。取捨就是開始修不淨、苦、無常、無我,訶責娑婆世界的苦,思惟極樂世界的功德。
所以,整個《法華經》的思想就是內觀外修。就是怎麼樣?先從因緣所生法的心,把它帶到真如,然後回過來再面對因緣,內觀真如,外順彌陀。就是先安住一念心性,先從一心來修空假二觀。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理論上,我們的生命重點是在改造因緣,因為我們現在生命就是不滿意,因為娑婆世界的因緣對我們障道。就是說,理論上我們是要把娑婆世界的因緣消滅,把極樂世界的因緣開啟來。但是為什麼不要直接面對因緣?因為你的心帶有很多的雜染跟有所得,直接去改造因緣你做不到。所以怎麼樣呢?先回到心性,再面對因緣,這個就叫妙法!
我再講一次,先把心帶回家,你要先超越因緣。簡單說,你要先“沒有因緣”,才能夠“改造因緣”。你直接契入因緣,你就很難改變它了,我們的我執、法執這個因緣就沒辦法改變了。
阿羅漢一路走來他就是執著涅盤。阿羅漢為什麼不能進步?簡單地說,對阿羅漢來說是成也涅盤、敗也涅盤。當初是“涅盤寂靜”這個假相把他從三界裡面帶出來。按說他出來以後,他這個涅盤就應該放下,因為這是個過程,涅盤寂靜不是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