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具的。諸位,我再講一次,眾生本具的是一念心性;只要是“法”安立的——三皈、五戒、四諦、十二因緣,都是佛陀要引導我們不要去做錯事,所以“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如果我們不知道佛陀是善巧來引導我們,我們就會把它當真。阿羅漢一開始是把涅盤當真,在過程中沒有錯,因為你要放棄娑婆的快樂,你一定要東西來引導你。所以為什麼說成也涅盤?他對涅盤的執取,成功把他從三界帶出來。
那你後半段怎麼辦呢?如果你還執取涅盤,你就是裹足不前,畫地自限。“法性量等虛空,眾生髮心自小。”誰綁住你了?是你自己用涅盤把身體綁住了。這還好,遇到佛陀,告訴他這個涅盤是假相。我當初也沒有虛妄啊,佛陀說,我“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你當初心量這麼小,我跟你講真如本性你也不能接受,所以我必須要捏造一個——不要說捏造,安立一個涅盤的快樂的相狀來引導你。說,你不要在那邊遊戲,三界外有很多車子,你可以得到更多的快樂,而且是沒有過失、沒有火燒的快樂。
所以,佛陀在剛開始用涅盤的快樂來誘導三乘的諸子離開。離開以後怎麼辦?理論上這個人就全部休息了。當然佛陀不能這樣做,佛陀要負責任的。佛陀第二件事情,要把他從涅盤帶回心性,因為心性是真實的東西。什麼叫真實?不管你用不用它,它永遠都在,就日用而不知。也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遲早要回歸心性的,但是你越早越好。成佛的因地就是說,你要跟佛陀站在同一個平臺去修一切法,你才會成佛。不能說佛陀站在真如,而你站在攀緣心,那這兩個因地不一樣。你要煮飯,結果你拿沙子去煮飯,這個因地不真,不是真實的因地。
諸位!我們現在要多用一點心,雖然我們這樣操作多了一道手續。我們先內觀真如,再帶起佛號,但是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你這個佛號跟一般人唸的佛號會完全不一樣。你這個佛號是從真如的心而起的,雖然這個真如不是圓滿的真如,好歹是名字真如,它的本質也是真如。初一的月亮雖然光明微弱,它跟十五的月亮本質沒有差別,所以六而常即、即而常六。雖然我們現在是語言文字的真如,但語言文字的真如至少它隨順真如,它是初一的月亮。那麼你這種唸的佛號叫做菩提的佛號,這個佛號會把你帶到極樂世界,然後它不會消失。因為你的因地是一種成佛的正因,它會從你到了極樂世界陪你到初地、到十地、到成佛,你會受你現在每一句佛號不斷的加持。如果你今天用有所得心來唸佛,這個佛號是用生滅心、有所得心,你沒有迴歸真如,這個因地是生滅相的,這個佛號把你帶到淨土,然後就沒有了,因為你的因地就是有限的因地。
所以,一心三觀的核心思想在一心,就是不管你做什麼,佈施也好,持戒也好,尤其是念佛。就是說,我們希望創造的佛號是來自於真實的力量,就是諸佛所證、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從那個地方發動出來唸佛。所以你要用《法華經》的思想來唸佛,就是兩道程式:先調整心態,再提佛號;先內觀真如,再外修佛號。
雖然說你今天多了一道程式,比較辛苦,但是你熟悉以後,臨命終的時候它有什麼好處呢?這個佛號不容易被破壞!因為你用離相的清淨心,任何鬼神、冤親債主要干擾你,不可能!因為這個因地特別堅固,並且特別圓滿,到了極樂世界這個佛號還會繼續地加持你。
這個就是《法華經》給我們的好處,就是權法、實法不二。我們同時要回歸到圓滿的佛性,我們同時要務實地面對因緣所生法。這兩個不衝突,理觀、事修不衝突,從現實的角度我們要到極樂世界,從心性的角度本來清淨,本來就沒有生死。
我們上次講過一句話,“生本無可戀,死亦何須厭,本來無生死,生死由心現”。如果實際操作,應該相反,應該是說“本來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