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9部分

的職責是地方貧富協調、養義勇軍和一省土地管理。而府一級單位在規劃裡要負擔府縣官員開支,從而在行政層面將府下各縣的工作統管起來,並且逐步承擔起教育、醫療和社會工程等職責,為此基層財政就得向府一級匯聚。

把田產地稅歸由一府掌控,這是將社會最基礎層面的資源收攏到府一級,這個方向符合社會發展。日後要幫扶農業,進一步削減田產地稅,府一級也好掌控取捨,而縣一級則觸動太大。

因此李肆重點表揚了“建昌府經驗”,要政事堂以此為核心,推動府級財政建設。不僅是田產地稅,府一級還從各縣手中分割走一些行業的營業稅,這也是配合社會管控的措施。例如槍械、牛馬牲畜的販賣、書坊印刷業等等,甚至還包括青樓……

由點及面,雍正南侵,給英華一國提供了進一步推動社會變革的契機,這可是雍正絕難想到的。

當然,雍正南侵帶來的現實威脅可不小,必須全力解決。李肆在佈置完義勇軍和省府財政改革後,注意力又回到了軍事上。

閱兵前,李肆就決定給軍隊換裝,這事似乎是形象工程,但形式決定內容,制服對軍隊的影響非常大,多少好男兒可都是奔著那一身紅衣投軍的,而且完善制服形式,也是軍隊正規化和標準化的前提。

新制服『色』調改動不大,但確立了禮服和常服兩級,因為還沒進入散兵時代,作訓服就免了,只配發汗衫便褲用作訓練服。閱兵穿的就是禮服,日常和作戰時穿常服。當然,在排隊槍斃時代,很多官兵都喜歡穿禮服,只在成為線膛槍的狙殺焦點後,這『毛』病才會改掉。

陸軍禮服依舊是紅衣藍褲,軍銜標誌在衣領。常服『色』調一樣,只是少了裝飾,衣襬高一些,軍銜標誌在肩上。海軍特殊一些,禮服是純白,常服是藍衣藍褲。伏波軍禮服是白衣紅褲,常服是藍衣紅褲。義勇軍禮服常服都是灰衣藍褲。

軍服『色』調確實有些混雜,但主『色』調卻分得很清楚,民間就有總結,但凡紅衣,自是陸軍。但凡藍衣,就是海軍,伏波軍也算是海軍,而灰衣則是義勇軍。另一個辨認標誌更清晰,陸軍都是直筒短簷帽,海軍則是圓頂短簷帽,義勇軍則是八角帽。

不得不說,義勇軍是揀陸軍的舊帽子,陸軍的舊褲子,殖民地軍的舊上衣,這事還有些打擊義勇軍官兵計程車氣……

李肆趁換裝的機會,還整理了勳章和勳表體系。勳章設有兩大類,一類是資格紀念,包括“青田勳章”、“開國勳章”以及各重要戰役的資格獎章。另一類則是軍功章,目前最高階的獎章是“英烈勳章”,專給戰死者的。目前只有最早的鄭宏遠、郎松亮、張漢晉,以及之前在松江戰場犧牲的黃慎等二十多人擁有,這些人也入了國家英烈祠。

英烈可不是那麼好當的,而且還只有死人能得,因此一般官兵都指望能得“天刑獎章”、“聖武獎章”,特別是後者,天刑社很難入,大部分官兵入的是聖武會。“聖武獎章”是對一般官兵的最高表彰,此次禁衛第六師就有好幾人得了這份功勳,包括師統制桂真。

“聖武獎章”之下則是獎勵一般戰功的“英雄獎章”,也被人稱呼為“龍頭章”,有這麼一枚龍頭章,那就真的是大家眼裡的英雄。“英雄獎章”之下則是被稱為“虎豹章”的“英勇獎章”。

本來李肆還準備學著前世老美那般弄個類似紫心勳章,獎勵所有受傷官兵,可樞密院說,現在勳章可貴著呢,要作得那麼精細美觀,就算只是銅琺琅制,一枚也要好幾兩銀子,李肆只好無奈地放棄。

勳章可不簡單只是勳章,得了“英雄獎章”,就意味著爵位,英華的爵位實際就是養老金。但凡軍官,或者服役年份足夠的軍士,都有爵位,可英雄獎章能給爵位加級,此外諸如就學、減少稅等各項優惠都在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