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淼立刻想到是膠捲的問題。他使用的是1988年產的萊卡2型相機,全機械手動,沒有任何自動化功能,更不可能往膠片上疊印日期一類的數字。僅憑其品質卓絕的鏡頭和機械結構,即使在數碼時代,也是專業相機中的貴族。
重新檢視每張底片,汪淼很快發現了這些數字的第一個詭異之處:它們自動適應背景。如果背景是黑色,數字則為白色,白色背景上的數字就是黑色,似乎是為了形成最大的反差便於觀察者看清。當汪淼再看第十六張底片時,心跳加快了,感到暗室中有一股寒氣沿著脊背升上來:
這張拍的是以一面老牆為背景的一棵枯樹,老牆斑駁一片,在照片上黑白相間。在這樣的背景上,那行數字以正常的位置無論是黑是白都不可能顯示清楚,但它竟豎了起來,且彎曲自身,沿著枯樹深色的樹身呈白色顯示,看上去彷彿是附著在枯樹上的一條細蛇!
汪淼開始研究那些數字的數學關係,起初他以為是某種編號,但每組數字的間隔並不相同,他很快明白這是以小時、分、秒為單位的計時。他拿出了拍攝筆記,上面詳細記錄了每張照片的拍攝時間,精確到分。他發現兩張照片上計時的差值與它們實際拍攝的時間間隔是一致的。很明顯,這卷膠片上反向記錄了某個以現實的速度流逝的時間。汪淼馬上明白了它是什麼。
一個倒計時。
倒計時從1200小時開始,到現在還剩餘1194小時。
現在?不,是拍完膠捲最後一張那一時刻。這個倒計時還在繼續嗎?
汪淼走出暗室,取出一隻新的黑白膠捲裝到萊卡相機上,在房間裡飛快地隨意拍攝起來,最後又到陽臺上拍了幾張室外的畫面。膠捲拍完後,他把它從相機裡取出來,一頭鑽進暗室沖洗。衝出來的膠片上,那數字幽靈般地在每一張底片上不斷顯示出來,第一張是1187:27:39,從上一卷最後一張拍攝到拍這卷的第一張,正好是間隔這麼長時間。以後的每一張的計時間隔為三到四秒,1187:27:35、1187:27:31、1187:27:27、1187:27:24……是他快速拍攝的間隔。
倒計時仍在繼續。
汪淼再次給相機裝上新膠捲,飛快地亂拍起來,有幾張他是故意扣上鏡頭蓋拍的。當他將拍完的膠捲取出時,妻子和孩子回來了。在去沖洗前,他給萊卡裝上第三個膠捲,把相機遞給妻子:“來,拍完這卷。”
“拍什麼?”妻子驚詫地看著丈夫。以前,他是絕不允許其他人碰自己的相機,當然她和兒子對那玩意兒也沒興趣,在他們眼裡,那是一個兩萬多元買來的乏味的老古董。
“什麼都行,隨便拍。”汪淼把相機塞到妻子手中,一頭鑽進了暗室。
“那,豆豆,我給你拍吧。”妻子把鏡頭對準了兒子。
汪淼的腦海中突然浮現出幽靈般的數字像一條張開的絞索橫在孩子面容前的幻象,他不由微微戰慄了一下。“不,別拍兒子,隨便拍別的什麼吧。”
快門“咔嚓”一聲,妻子拍了第一張,然後叫道:“這怎麼按不動了?”汪淼教妻子扳了一個手柄,“這樣,每次都要倒卷。”然後鑽進了暗室。
“真麻煩。”身為醫生的妻子不能理解,在千萬級畫素的數碼相機已經普及的今天,還有人用這種過時的昂貴玩意兒,而且拍的還是黑白膠捲。
膠捲衝出來後,對著暈暗的紅燈,汪淼看到那幽靈倒計時仍在繼續,在一張張隨意拍出的混亂畫面上,包括那幾張扣著鏡頭蓋拍的,清晰地顯示出:1187:19:06、1187:19:03、1187:18:59、1187:18:56……
妻子敲了兩下暗室的門,告訴他拍完了。汪淼出門抓過相機,取膠捲時他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