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生活當中的不是“我”,“我”生活當中是個虛幻的,“我”在靈魂的舞臺上。“我”不是他人的複製,不是逃避和返回,而是面對。從《故鄉漂流在小河之上》《小城正在失去記憶》中,我們看到了“我”的疼痛,看到“我”在實現一種超越自我的現實警醒與批判,一種“採陽補陽”的努力,一種信念的加固和供養。這是“我”的勇氣,是“我”對存在的關懷和對天命的接納。而《孤舟》《兄弟》《漁舟上星空下》等幾篇,“我”則透過平靜的日常生活表象,看到了潛在的危險,真摯的情感背後閃躲著憂心的寒光,於是在看似平和的記憶裡便有了凝血與悲壯。“我”在記述“故鄉”、“親情”時,沒有嘹亮的聲音,使用的是身體內部的所有力量。“我”的力量還在於“我”的自覺性,努力保持“我”的信念、操守不與自身的真實生存相脫節。“我”是公務員,但不因此而喪失觀察與批判的熱情。《九曲黃河》《青片河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流淌》《霜風吹過揚州》《雪地上的甘州》等等,或說整本作品是“我”在歷史的靜穆中釋放對現代生活的敏感。歷史的巨大寒意,沒成為“我”的消極力量。“我”從視覺開始,進而動用身體的所有知覺,打探現實與歷史的資訊,搜尋那些破碎的圖案,再依據自己的邏輯對它們整合。“我”並不是為一個消費時代做一些文化點綴,而是堅持逆流而上,以“我”自身的方式加入社會責任、集體認同、政治姿態、道德力量等碎裂與混亂中。耳聞目睹,考驗“我”的判斷;披書閱卷,誘發“我”的想象。啞言的歷史無法復原,但當與萬花筒般的大千世界對接,就產生許多虛虛實實的感知。感知微妙,便可潑墨成文,便可討得靈魂的唏噓與寬慰。
他的這些文章儘管表現著溫婉,但我們還是看到他在嚴肅地告訴讀者,現代生活中巨大的物質力量最終不是我們生存的全部依靠,它從來都是,也應該是精神力量的預示和陪襯。他明顯地從已知向隱秘的未知邁進,因深知其人再讀其文,頓覺意外。
陳霽之文令人意外,他的文章不唯有“我”,而且這個“我”拒絕權力——話語的權力,“我”所說的一切不是為了祈使、說服,不是為了謀取身體、聲音和意義的優勢,僅僅是,這個書寫者有巨大的興趣——“作者痴”——去認識自我。然後,“我”被勘探和被發現。在一種庸人邏輯中,“我”註定狹窄,但只有缺乏自覺的庸人之“我”才是狹窄的和乏味的,一個“我”在睜眼看他、懷著熱情和勇氣走向他的人面前必是廣袤的原野——需要一張地圖,這張圖是精神的證物,它見證一個人在大地上的移動,也見證一個人內部的豐沛富饒。
陳霽散文論(1)
陳霽有一部散文集叫《詩意行走》,賈平凹寫的書名,影響很不小。幾年前我曾經參加過他的作品研討會。我在會上說,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特點,也都有每個地方的特產,像他所在的綿陽,我就想到長虹電器。那麼另一個特產就是出了一個作家陳霽。陳霽不僅在當地有名,在四川省也該是佔據著主流散文家的位置。陳霽散文厚重大氣,具有很高的文化含金量和很深的精神刻度。實際上他已經走出了那個諾大的盆地,在全國的範圍內鼎足而立。陳霽不久前還是一家報社的老總,同文學還是相沾的,而他過去大多數時間所幹的工作,卻離文學很遠。我不知道他是怎樣地歷煉了自己的文學涵養和文字功力,以至在很早就打好了文學的基礎。儘管陳霽長期地幹著機關工作,卻樂此不疲地奔跑在文學的大道上,之所以說是文學的大道,是因為有人把文學比成了一條小路或者是獨木橋,在這裡擠的人很多。很多的人也沒有擠出個名堂。而陳霽可能只是走了很短的一條小徑就直奔了陽關大道。
陳霽的文章,無論長短,總能讓人一口氣讀完,他很知道該在什麼地方下筆用勁,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