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7部分

對他的人品有些質疑,可是當看到兩個晝夜都沒有休息的吳二丫拿出的幾張圖紙之後,秦百川頓時感慨萬千,這吳二丫徹底改良了火銃不說,竟還真的將狙擊槍研究了出來!

圖紙一共有十張,秦百川拿在手裡仔細翻看,越看越是心驚,越看越是佩服吳二丫的腦力。圖紙包含的內容的大致有以下幾項,首先是子彈的改良,經過改良後的子彈一共有三種規格,一種是如小拇指大小的火銃專用彈,一種是如中指大小的狙擊槍專用彈,最後一種則是如拳頭大小的炮彈!

規格雖然存在很大的差異,但是子彈在構造的過程中完全採用了秦百川的設想,所有子彈共成三段,白磷引火,火藥推動,彈頭殺人。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秦百川發動眾人前往各地搜尋礦石,兩個西洋人從一種大頌名為裸石的材料中提取出了更為精純的白磷,引火效能上大大增強!

其次,在火銃改良方面,吳二丫的想法更是大膽,摒棄了秦百川火銃身全由精鋼鍛造的想法,而是將袖箭、爆竹、秦百川的現代槍械理論進行了完美的結合,經改良後,整個發射裝置就好像帶有扳機裝置的十字弓,這種東西叫做“弩”。

吳二丫採用的原理十分簡單,將楚老爺子和秦百川商量好的火銃發射裝置全部應用到弩機之上,扣動扳機之後,子彈會和箭矢一樣射出,由於子彈離開弩筒時產生的初始速度極快,借用摩擦生熱的原理,子彈尾端的白磷會在半空中引燃,由火藥產生二次推動力,實現兩段作用的槍擊效果。

經過如此改良之後,不僅節省了大量的鐵料、減少了製作工藝、提升效率、射程、實用性之外,而且因為炸藥在離開弩筒之後才會點燃,這就幾乎將槍管炸膛的風險降低為零。

火銃還有一個巨大的改變,便體現在裝填方式上,採用全竹製品後,鐵料難以根據工匠意願打造想要形狀的這個難題也隨之而解,吳二丫在發射裝置的尾端新增了兩個齒輪,在上面安裝了四個用來填充子彈的竹筒,其具體原理跟現代的左輪手槍類似,也就是說,經他改造之後,這類弩機的觸發裝置,可以連續打出四發子彈,這可是秦百川以前從來都不敢想的事情!

要說這種改良還存在什麼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大頌的弓弩技術相對成熟,只要被人發現子彈的秘密,就很容易被仿造。當然了,這個問題也被吳二丫重視,除了封死子彈製作工藝之外,目前吳二丫按照構想命楚甲等人打造樣品,而楚老爺子則是跟兩個西洋人在一起,儘可能的想盡辦法研發出一種既比鐵塊具有可塑性,又要比全竹硬度更高、韌性更好的材料。

從某種意義上說,吳二丫經手的火銃已經不能算是火銃,圖紙上依舊使用了火銃的名字,秦百川沉吟了一下,將“火銃”二字塗掉,而是使用了“吳弩槍”這個名字。秦百川這麼做也有他的深意,吳弩槍是大頌工匠智慧的結晶,是傳統弩機和現代槍械的完美結合,所以加了吳二丫的姓氏。

當吳二丫看到秦百川改過的名字,嘴上雖沒說什麼,但心裡卻是早就樂開了花,他這一生因為脾氣古怪,雖然滿腹機敏,可始終沒能用在正途,始終沒能光宗耀祖。現在好了,吳弩槍在大頌絕無僅有,不管秦百川最終會走到哪一步,他吳二丫名垂青史是肯定的了。

或許因為秦百川的改名獲得了吳二丫的歡心,也或許是跟楚老爺子合作的兩天化解了以前的恩怨(其實,在秦百川看來倆人也沒啥恩怨,無非是一些小別扭),氣量狹隘的吳二丫這次竟十分大度,讓秦百川將製作出的狙擊槍,改名為楚擊槍,用來表示他對楚老爺子的肯定!

所謂的楚擊槍其實是在吳弩槍基礎上的進一步升級,簡單說便是將吳弩槍所有的內外裝置擴充了一倍不止!構造圖紙上繪製的清清楚楚,原本用在火銃的槍托被用在了楚擊槍上,在槍托與槍管之間加入的還是弓弩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