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只不過這弩機所用的發條比吳弩槍緊了三倍不止,單單機括的射程便達到了二十幾丈,也就是近一百米的距離!
楚擊槍的子彈便好像折斷了的矢頭,百米之內便具有自身的殺傷力,若是子彈到達百米之後白磷引爆火藥,形成的二段爆炸,直接便可以將射程提升到至少三四米!楚老爺子在發射裝置上加入瞭望遠鏡,使之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簡易狙擊槍!
楚擊槍雖具有現代狙擊槍的雛形,但在精準度與殺傷力上顯然是不可同日而語,最為關鍵的問題就是,楚擊槍必須保證子彈離開彈筒之後要百米,才能形成超遠距離的射殺,否則跟弓弩還有什麼兩樣?再者,楚擊槍特製的子彈如果離筒就爆,那楚擊槍就跟吳弩槍沒什麼分別,費工費料。
對於這個問題,楚老爺子提出了兩個解決的辦法,其一,也是最合適的就是加固包裹白磷的尾端,採用一種新型的保護膜。按照楚老爺子的構想,楚擊槍對保護膜的要求極高,如果想實現楚擊槍完美的效果,對在空氣摩擦過程中,保護膜必須可以自燃,而且燃燒的速度又不能太快!
如果在第一個構想無法執行的前提下,楚老爺子採用了爆竹“鑽天猴”的原理,那就是在子彈的尾端在加長一段,做成跟箭矢差不多長短,從白磷那裡接出來引信,在發射的時候先點燃引信,帶等飛行到合適的距離,引信燃盡再促成二段爆炸。
這第二個構想相對來說可操作性更高,但存在兩個問題,一是發射過程相對繁瑣,很可能達不到狙擊槍暗中必殺的戰術目的,二,不管採用何種引信,點燃的過程中必然會釋放出白煙,會干擾射手的視線,如果是三十米五十米倒是還好,這可是數百米的距離,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秦百川在詳細看過圖紙之後,驚駭於大頌工匠創造力的同時,對於楚擊槍的發射,他又給出了第三個構想。當然,前提是第一個構想無法執行,可以在子彈上再加兩個部分,其一中空,內加引線,連線白磷與第五部分,第五部分依舊是加入白磷,採用火箭原理,作為初級發射裝置。
這樣一來,剩下的問題就簡單了,當楚擊槍火石撞針刺破第五部分的白磷,燃起的火苗勢必點燃引線,而經過一段時間的飛行,引線又引燃了第三部分的白磷,進而實現爆炸。
雖說只有短短的兩天,可有了吳二丫的幫助,秦百川關於伏蟒山建立兵工廠的設想不僅推進的速度極快,而且在火藥與白磷效能被充分利用之後,吳二丫和楚老爺子集思廣益,還衍生出了其他的火器,地雷和手榴彈便是其中的兩樣!
秦百川第一次來伏蟒山的時候就看到了楚老爺子根據《三國評話》記載製作出的“地雷”,只是在效果上難以形成作戰要求,可有了白磷這種逆天材料的出現,這個問題便得到了徹底的解決。
第487章 還是沒銀子!
相比於槍支,地雷和手榴彈的構成更為簡單,以手榴彈舉例,一個長二十厘米的竹筒,筒中夯實火藥與戰場上用來扎馬蹄的鐵藜藤,留出一點點的空隙填充白磷,以引線連線,戰鬥中只需拔出引線,白磷與火藥混合便會發生爆炸!
有了吳弩槍和楚擊槍的前車之鑑,研製出地雷、手榴彈其實不至於讓秦百川過於驚訝,可讓他再次不得不感慨古人智慧的是,在他幾乎沒給出任何提點的前提下,吳二丫和楚老爺子提出在手榴彈或地雷的火藥中混合砒霜、蒙汗藥、火鹼、以及密封起來、純度相對較低的白磷。這尼瑪可就恐怖了,用秦百川的理解,這樣的手榴彈研製成功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