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做什麼動員,行軍軍令一下,四行團全團就是行軍。
上至團長唐刀,下到還沒授予軍銜就是穿上新軍裝的新兵和學生兵,除了醫護隊的傷兵和女護士負重沒達到規定標準,其餘所有人少的負重20斤,多的負重達40斤。
這也和唐刀制定的政策有關,將輜重連運輸不了的彈藥、裝備、甚至還有馬料、糧食,以步兵連為單位進行分配。
那也就是說,一個步兵連按照130人計算,除了每人自己本身負重15斤,額外每人再加10斤負重,全連大約需分配1300斤總負重。
如果有人生病或者說身子骨虛弱,無法負重如此之多,那沒關係,你們連內部自己協調,反正總額給你步兵連了,就算是爬,你步兵連也得把這1300斤額外負重給拖走。
各連連連長為了把分配給自己的負重給弄走,也是各顯神通,有的採取平均制,將任務分配至各排各班,用的是精神勝利法,有困難也要克服困難,等抵達目的地根據表現授獎;
而有的則是採取獎勵機制,像趙大強,經過撈金坑一戰冷不丁的就開了竅,先是定了個基數,而後全連無論是誰,在這個基數之上多背2斤者就獎勵2塊大洋,多背4斤者獎勵4塊,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多背4斤以上者比比皆是,正好也幫身體差一點的減輕了不少負擔。
不管是精神獎勵還是物質獎勵又或是其他什麼方法,唐刀都不管,他是團長,只管大方向,只把握全團官兵最重要的核心素質---保家衛國、令行禁止。
抓大放小,是唐刀逐漸走上高階軍官之位後學到的最重要能力之一。
而且,唐刀深知未來華北戰場的複雜,根據形勢,四行團很少有可能再參與類似於淞滬會戰這種大型戰場,百分之八十的戰場都是小規模襲擊戰,他手下的這些步兵連長,在未來,都必須成長為一方主官,在無法聯絡團部的情況下,必須有自己獨立自主的判斷力。
說白了,這次長途運輸行軍,既是對普通官兵的身體素質和精神意志的考驗,也是800新兵的訓練場,同時也是對各連連長管理能力的考核。
表現不好的,在未來四行團再度擴編部隊的時候,定然在唐刀這兒會打折扣。
當然了,相對於各連自己想辦法完成的負重分配,軍官們卻紛紛做出了表率。
不管他們是否自願,四行團團部也做了硬性規定,四行團各部,自尉官以上,負重要比普通士兵多上5斤,校官負重再比尉官多上2斤。
四行團的規矩就是,既然你當軍官了,拿更多的軍餉,就要承擔更多的責任。
想當好這個官,除了有敏捷的頭腦,也得有足夠好的身板,唐刀的新式理念在之前多少還是讓從舊軍隊出來的軍人們多少有些不適應,但跟著唐刀時間長了,已經逐漸習慣。
而且唐刀從來都不是嘴上說一套自己做另一套的雙標,做為團長的他,負重哪怕算不上全團第一,也是前二前三的存在。
唐刀是除了自己本身裝備的負重之外,還額外幫著澹臺明月背了十斤,唐大團長要幫自己未婚妻,這誰也說不上什麼。
這一點卻是讓走得腿痠腳軟的中年大帥哥頗為滿意,年輕有為、才華橫溢這些都不必提,單是疼老婆這一點,來自未來的小蝴蝶絕對是這個時代老岳父們最欣慰的。
吃飯穿衣很重要,但在這些都不缺之後,會不會心疼老婆,才是天下父母對女婿的首選。
負重高達四十斤的唐團長為何不是第一,主要還是明心這個變態的存在。
夏大雨病了,在跨越芒殤山的第二日就病了,不知道是不是他年齡太小,揹著二三十斤的裝備出了身熱汗,然後解開軍服被陰冷的山風一吹,竟然當夜就染上風寒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