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8部分

母,顯然是有點兒過於天真的。因此,劉一飛等人就把主意打到了被繳獲的十七艘軍艦上去了。那六艘戰列艦經過改造之後,完全可以變成六艘簡陋的航母。雖然這種航母簡陋得可怕,戰鬥力顯然沒有專門生產出來的航母強,可是要知道,這個時候,別說航母了,大部分強國連飛機都還沒有製造出來呢,只要能夠把飛機投入到海戰中去就行了,那些所謂的海軍大國,根本就無法抵抗。這,就是劉一飛等人所說的廢物利用了。

自打天津海戰結束、十七艘軍艦被押送到廣州、福建和臺灣以後,共和國的所有造船廠就放下了手頭的一切活兒,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改造航母和維修軍艦上去了。此次維修和改造任務相當的重,不但有繳獲的十一艘巡洋艦要維修,在天津海戰中受了重創的“長沙”號戰列艦和“廣州”號、“福州”號等巡洋艦也需要維修,而且,還得改造六艘戰列艦。可以說,為了儘快地完成任務,共和國幾乎是傾盡了全力,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要材料給材料,終於在二月二十號的時候,順利完成了任務。

維修任務相對來說要簡單一些,原中國的軍艦,只不過是把損傷的部位維修一下,更換一些重要的裝備而已。繳獲的巡洋艦,絕大部隊還是完好無損的,只是因為燃料和彈藥耗盡而不得不投降。因此,維修起來也簡單,只是更換了共和國的火炮系統,同時加裝了雷達和通訊裝置而已。

最難的就是那六艘戰列艦的改造,要知道,這種航母在以前從來沒有出現過,雖然有現成的圖紙,可是,那圖紙是建新航母時採用的,要改造起來,用處不大。為了儘快完成任務,此次的改造,簡直有點兒過份。艦橋全部被拆掉,甲板也全部更換了,原先的戰列艦甲板,換成了面積大上兩倍多,而且還往上翹的特種甲板。甲板安裝完以後,再在一側修建了一座小得只能勉強裝得下指揮機關以及通訊裝置和雷達裝置的艦橋,跟戰列艦的龐大艦橋比起來,航母的艦橋簡直跟一個小孩子一樣,小得可憐啊,比正規的航母還要小得多了。沒辦法啊,工期緊,因陋就簡吧。

此外,所有的火炮系統都被拆除,艦內空間也大幅度壓縮,在裡面修建了一個巨大的機庫、一個巨大的彈藥艙和一個巨大的燃油庫。可以說,除了殼體和動力系統外,戰列艦的其它部位都做了巨大的改變,看起來,跟戰列艦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改造之後的航母,甲板上可以停留四十架飛機,機庫內也可以停留二十架飛機,這樣的成績,已經完全出乎劉一飛等人的意料之外了。劉一飛一直認為,每艘航母能夠裝上二十架飛機就已經相當不錯了,沒想到,竟然裝上了整整六十架飛機。也是,這些戰列艦的噸位都在兩萬噸以上,原世界的二戰時期, 兩萬噸重的正規航母,都可以裝載百兒八十架戰機了,這回只裝了六十架,已經是有點兒少了,畢竟是改裝的,跟專門生產的航母不一樣啊。

所使用的航載機,也不是由轟炸機改裝來的,而是由戰鬥力改裝來的。由於“巨龍”轟炸機需要較長的跑道,顯然是不適合搭載上航母的,所以,只能選擇載彈量要小得多的戰鬥力了。此次的艦載機,是由“飛龍”戰鬥機改裝來的,降低了速度,降低了作戰半徑,以空出地方來裝炸彈,經過多回的實驗,總算是得到了成功。這款被命名為“海鷗”的艦載機,巡航速度一百五十公里,最高速度三百公里,作戰半徑五百公里,載彈量是五百公斤。由於現在的潛在作戰對手都沒有把飛機投入到實戰中去,所有,這款艦載機沒有自衛武器。不過,考慮到接下來的兩三年中,可能會在海上碰上敵國的飛機,因此,艦載機上預留了位置,一旦威脅出現,就可以在飛機上裝上一門機關炮和一挺機槍。!~!

..

第三百三十一章 航母出擊(下)

此次王劍中將的任務。是護送著那六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