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公公忙給身後的小太監使眼色,小太監低著頭,將手中書案高高呈過頭頂,其上置著筆墨和王詔錦。
吳國少主和悅一笑,道:「此詔鄭重,不如由我替吾王代筆。」
一句「吾王」,讓方才面有不忿的朝臣神色惶惶起來。
普天之下,僅有一人能讓諸國公侯尊稱「吾王」,那便是大周天子祝政。
方才跟著洛侯朱九變一道喧鬧的魏臣慌張伏低了身子,以袖胡亂擦著側頰的汗。
難怪他命人掌嘴洛侯,洛侯竟半個不字都說不出來。
祝政點頭應允,並指了殿前位置讓吳國少主書詔。
片刻之間,詔成。
祝政輕瞥一眼,道:「此處不妥,再潤幾筆。」
他輕聲指點一二,吳國少主當下提筆,重擬詔書。
新詔落成,高公公接過墨跡未乾的初道詔書,同往日歲月一般,站在善仁殿前,面對著浩浩宮殿,將詔書一捧,打算宣詔。
吳國少主帶頭,滇南穎王行苗族拜禮,魏臣倉惶伏地,在場所有侍衛皆撫袍大跪,低頭聆旨。
日出,第一縷金光落在沉黑的宮城簷上,鎏金的獸頭反射著明燦的光芒。
「昭武君常歌幼有明德,允文允武,後順天之意,知民之疾,數定天下。
江山四裂,萬民苦亂已久,今請君總戎,授四國將印,加封合縱長,大合諸侯,行正義師,以平亂世、匡正天下。
主君如願為寡人一統天下,寡人謹奉社稷以從君。」
聽完最後一句,常歌驀然抬頭——「寡人謹奉社稷以從君」。此句鄭重,大意是常歌若願意為了君王出征一統天下,祝政定竭盡傾國之力,傾盡家國,謹奉社稷,支援常歌。
這句語氣說得極其誠懇,不會由一國天子說出,更不會出現在王詔之上。
詔書輕輕遞至常歌。
高公公機敏,已當即改了稱呼:「主君,請接旨。」
詔書既宣,常歌便已是四國合縱之長,掛四國定國印,不能再稱他為「將軍」或「大將軍」,只能如王詔所宣,稱他「主君」。
常歌眼睫顫動不止,哽聲半晌,方才強抑住情緒,低聲道:「微臣,接旨。」
他高舉雙手,剛要結果王詔錦,手腕一溫,祝政竟拉著他的手腕,親自將他扶起,又接過王詔錦,親手送入常歌手中。
他以掌覆上常歌捏緊王詔的手,輕緩拍了拍常歌的手背,音色又沉又柔:「天下一統,盡託於君。」
太陽一躍而出,滿照清夷大地。
作者有話要說:
文中詔書參考《史記》和多封詔書,有化用
主君稱撥出自《史記》,戰國時期
第103章 青梅 「主君哄我,這青梅分明是甜的。」[二更]
合縱長常歌接詔, 第一道軍令便是原地屯兵。他快馬送文,日出之前便將合縱之事昭告天下,詔書上明列四國合縱兵力幾何,大有彰顯實力、一吞天下之意。
詔上還點名, 三天為期, 這期間所有歸屬大魏、益州、豫州、鬼戎管轄的城池, 可遞降書,歸順合縱大軍。
歸順四國合縱的城池, 當即納入合縱管轄, 大軍必不會傷及該城一花一木。
這三天不僅僅是給對方一個考慮期,儘量減少未來強攻城池,也是給己方軍隊一個修整時間。
滇南在秦嶺大勝, 吳國在汝南大勝,連腿腳慢些的冀州軍隊,時隔一日也送來了冀州的山嶽定國印,此次佈局, 卻有兩處出乎常歌的意料。
第一處乃莫桑瑪卡失手。他不知被何人迷暈,滇南穎王都解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