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30頁

這裡面又要考慮一個派別問題,對經文的解釋各派還是有些區別的。

認真說起來,千年經典傳承至此,其中的坎坷磨難分了派別,還是很容易理解的,只是真的要學起來,可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目前紀墨還沒接觸到這部分的內容,只是每日專注經文,傳經人,若連經文都背不下來,又傳得什麼?

現存經文的謬誤,有不少也是因為記憶口傳出現了音譯之類的問題,這才有所不同。

認真要考證到底哪個字才是正確的那個,也著實是不容易,起碼目前小廟之中沒什麼權威直接對此事一言而決,採用的還是音譯理解的方法,重點是意思,而不是字。

由此可見佛教之超脫,已經不再著落於紙面上了。

紀墨之所以不曾把所有的謬誤都挑出來讓人更改便也有這樣的原因,都不知道哪個才是對的,怎麼改,把錯的改得更錯嗎?

大和尚聽到紀墨回答正確,微微點頭,這樣的水平,是認真看了。

因為紀墨年齡小,沒有問他看了的感想是什麼,只問他為何堅持做這件事,紙條夾進去,沒有人更改,還有用嗎?

這裡面可能涉及到的就是思想問題了。

「為了修行啊!」

紀墨的回答很籠統,卻也很靈性。

寺廟之中,灑掃是修行,行走坐臥是修行,早課是修行,抄經是修行,如他這般不斷挑出謬誤來,也是修行,總要給自己找點兒事兒幹,免得荒廢了時間。

「二三子間,唯你修行?」

大和尚的話有些誅心。

一起的這麼多小和尚,就你一個知道修行?你若知道修行,怎能不知要引人一同修行?如此,修行又可還是修行?

這個世界的佛教,就紀墨目前所知,並沒有小乘和大乘之分,即度己和度人之分,兩者矛盾而統一,正如大和尚的這個問題一樣,只顧著自己,是修行?

「我自修我行,他人修他行,三千大路上,同歸佛座前。」

所有人走的路未必都是一樣的路,殊途同歸,總是拜一樣的佛就可以了。

紀墨的話並不難懂,卻少有人在他這個年齡領悟,或者說領悟的該是另外一層「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含義。

紀墨的話是差不多的,自己管自己,但意思卻提升了一層,所有人都自己管自己了,那麼,總是能夠拜見佛祖的。

大和尚聽得一愣,道理不是什麼難懂的道理,但孩子的話,天真直接,便有如那明心見性的一棒喝,讓人心頭一清,當下醒悟過來一些以往所為,竟是也在走這條道路。

這就十分難得了。

「難得,你小小年紀,就有如此見解。」

大和尚誇獎一句。

紀墨抿嘴笑,很想回一句「莫以年齡欺人小」之類的話,後來想想,作罷,自己比本來也不是個小孩子,比贏了小孩子,很驕傲嗎?

大和尚是個有佛心的,並不以紀墨的標準去要求所有的小和尚,他每日帶著這些小和尚學經文,給他們講佛學故事,讓他們對佛經產生興趣,再教導他們學習文字。

這些被他挑選來的小和尚,都算是聰慧愛學的型別了,饒是如此,正事完成之後,一個個也如飄飛的落葉,四散而去,找不到幾個影子,當真是動若脫兔一般。

如此無組織無紀律,大和尚只是笑呵呵看著,若有小和尚到他身邊兒歪纏,也會抱起來放在膝上問兩句,再說兩句道理。

若有那哭咧咧回來告狀的,必要兩人當面,講個清楚,自然,之後還要再說兩句道理。

以上皆不聽,那就一起去幹活吧,有精力鬧騰,肯定是不夠累,累夠了就乖了。

第55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