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84部分

等,那就得至少安排800輛卡車運送。

彈藥還是小問題,真正麻煩的是燃料。一架“鵬”式轟炸機一次將要消耗18噸燃料(如果減少彈藥攜帶量,甚至可以裝上22噸燃料),600架就需要10800噸燃料。一架“狼鳩”式轟炸機出動一次需要8噸燃料(實際上,很多時候為了提高航程,都會攜帶12噸燃料,減少3噸彈藥),1200架就至少需要9600噸燃料,而按照羅雲衝當時部署的轟炸行動,需要準備14400噸燃料。432架戰鬥機還需要數百噸燃料。因此,總共需要運送近26000噸航空汽油!

這些燃料都需要從港口運送到機場,在後方的大基地裡,比如在關島,都有直接的燃料輸送管道從港口連線到機場,可是在當時的前線地區,還沒有燃料輸送管道,只能夠依靠卡車運送。航空汽油極易揮發,很容易燃燒爆炸,比運送柴油與重油麻煩得多,都需要特種燃料運輸車輛運送。當時,在前線一共就只有1000部左右的特種燃料運輸車,而這點車輛是無法在兩天之內將所有的燃料都運送到機場去的,因此只能夠將汽油裝到油桶裡,用卡車運送。

對任何人來說,這些後勤保障工作都是相當艱鉅與煩瑣的,也幸虧當時羅雲衝手下有一批經驗豐富的後勤保障軍官,不然的話,恐怕早就亂套了。其實,這也反映出了當時前線戰場上的現實情況。

真正參加轟炸行動的官兵並不是很多,包括地勤人員在內,也就不過5萬人而已,而在後方提供後勤保障服務的官兵,包括港口內的海軍官兵,加起來已經超過了,3名後勤人員支援1名作戰人員。如果將地勤人員也算入後勤保障人員的話,那就是6名後勤人員支援1名作戰人員。表面上,這個比例很誇張,可是這卻是嚴重偏底的。在對日轟炸中,就算不包括運輸船隊的人員,這個比例也是10比1。而在歐洲的時候,甚至達到了12比1。也就說,當時羅雲衝手裡仍然嚴重缺乏後勤保障人員。

另外,前線機場本身的儲備能力也是個大問題。特別是在古巴東南部地區,因為距離美國本土太近,經常會遭到美軍戰機的偷襲,計劃在前線機場修建的彈藥庫,燃料庫的工作都暫時擱置了下來。原本羅雲衝計劃修建地下彈藥庫與燃料庫,可是工程規模太大了,需要出動好幾萬的工程人員,陸戰隊根本就找不到這麼多工程兵,而且花費也相當巨大,隨著今後逐步奪取了制空權,把美國航空兵打爬下之後,地下倉庫的意義就不再明顯了。因此,韓紹鋒認為只需要堅持到擊敗美國航空兵,就可以在地面上修建彈藥庫與燃料庫,這不但方便,而且快捷,花費也不多。也就是說,當時前線機場最多隻能儲備防空戰鬥機所需要的燃料與彈藥,而不會儲備太多的物資,以避免在轟炸中出現不必要的損失。

後勤工作只能逐步完善,這是急不來的,當時羅雲衝也就只能夠因陋就簡,無法提出更高的要求了。實際上,等到戰略轟炸全面展開之後,後勤保障仍然是限制轟炸規模的主要問題。可以說,在轟炸走上正軌之後,羅雲衝的主要工作就是解決後勤保障上的問題,而不是去指揮轟炸行動!

在加緊進行後勤準備的時候,行動策劃工作也在迅速展開。首先需要確定的就是轟炸目標。1800架轟炸機足以對三座大中型城市進行毀滅性的打擊了。當時羅雲衝也明確了轟炸要求,即挑選一座人口在50萬以上的大城市,兩座人口在20萬以上的中等城市,轟炸機分成三批,同時轟炸這三座城市。而到底挑選哪三座城市,這就是參謀應該去做的事了。

最後確定的1號目標是北卡羅來納州的夏洛特,這是一座人口有80萬的大城市。600架“鵬”式轟炸機負責去摧毀這座城市,而為其護航的是部署在新普羅維登斯島上的五個中隊的戰鬥機。因為天氣對轟炸行動會有一定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