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復興啊……”
鳳翔府城下的新築大營,劉承宗端詳戰報。
看到焚樓赴死的段復興,劉承宗的內心平靜裡帶著少許複雜。
既有欽佩和遺憾,也有一點成人之美的愉悅。
他並不認為段復興做的不對,也不覺得段復興是個瘋子,恰恰相反,他甚至心有惺惺相惜之感。
本質上來說,他們都生在大明,接受一樣的教育,功名雖有高低,卻都是大明的讀書人,只是際遇不同走上不同道路。
這點兒差異,顯然不妨礙劉獅子能理解段復興的行為。
在他眼中段復興的死法決絕且慘烈,但這不算不得好死,這是他所能想到,最好的死法。
段復興一介書生得了功名,受朝廷官爵,食皇上俸祿,人是朝廷命官,妻母俱授誥命夫人,出人頭地追求了,榮華富貴享受了。
叛軍打過來,他去苟活?
第三天,再次收到元帥軍對挑戰不作回應的訊息,左良玉氣得把帳中能摔的東西摔了個乾淨。
可問題出在王文秀據守堅城,別說明軍沒有快速殲滅王文秀的震懾力,就算讓劉承宗來打,他也沒有這個把握啊。
其次,明軍對東邊的情報即使不說一無所知,充其量就是個道聽途說。
眼下寶雞、散關、隴安甚至北邊的隴州,全是明軍紮下的一座座營地,彙集昌平、雲南、四川、寧夏、延綏等地三萬多人馬,單是王文秀能準確指出將領姓名的就有六個營。
但在此之上還有一個基礎條件,就是首先得掌握戰役主動權,即掌握全面情報且對殲滅速度有把握。
因為張獻忠自己經歷過,看過大明縣官死守城池,害他死了很多部下,那縣官必須殺,但殺了之後,他心裡又很複雜:這樣的忠義之輩,若是自己的部下該多好?
通常來說這個戰術執行起來很簡單,包圍弱小的、吸引強大的,達成拉扯、牽制、殲滅敵軍力量的目的,同時儲存己方重要據點。
中軍營帳裡,正在輿地圖上指揮畫師勾畫敵情的王文秀聽見他自言自語,他也沒聽清,便問道:“大帥?”
劉承宗轉頭驚訝地看了王文秀一眼:“我給你的信,你沒仔細看?魏遷兒那邊傳回口信,西安城裡沒多少糧,陳奇瑜把糧都運進潼關了。”
偏偏有些時候揣摩沒有用。
否則邀戰的樣子太明顯,擔心讓劉承宗先生出防備之心。
就好像段復興這事,張獻忠想不明白劉承宗究竟會喜歡還是討厭。
他們的預設戰場,是渭河北岸,因為南岸有寶雞城,誰都說不準城裡的羅汝才在會戰時敢不敢跳出來。
師襄還是有點缺乏安全感,戰報上事無鉅細不敢隱瞞,直接給王文秀如實報告。
“喔?”
尤其是王文秀跟劉獅子會面,發現帥爺又把蜂尾針張振派回老家招降納叛,饒是他年輕力壯,心臟一揪一揪的也快犯病了。
本身這也不是啥大事,問不問、說不說都意義不大。
不過張獻忠不吭聲,劉承宗就得問問了。
畢竟現在劉獅子實力雄厚,手上還有一堆新附降軍能扔到戰場前線表忠,既不怕明軍攻城,也不怕明軍野戰。
其實張獻忠看見劉承宗詢問段復興屍身的信,心裡還挺複雜:又跟他想的不一樣!
張獻忠自打投了元帥府,最大的愛好就是揣摩劉承宗。
“總之……”
劉獅子不再去看西安府,只將目光放在鳳翔,道:“我們的糧食比他們多,先瞧瞧他們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段復興現在就像薛定諤的貓一樣,在五體俱全和碎屍萬段之間橫跳,這讓咱老張咋回答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