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三十六章 大善人

楊麒其實是黃臺吉的熟人,他們打過交道。

天啟五年末,楊麒在山海關、遼東一帶三個月裡變更了官職三次,幾乎什麼事都沒幹,被黃臺吉放出虛虛實實的假訊息耍得團團轉,最後落了個革職的下場。

黃臺吉已經不記得這個人了,畢竟那時候被耍得團團轉的不止楊麒一個人,從山海關到沉陽,明金兩國有名有姓的人都上過他的當、吃過他的虧——你楊麒算老幾啊?

也正是這個原因,黃臺吉從降人、俘虜中打聽到楊麒的情況,就立即決定收兵出邊。

對於這個決定,誰都不理解。

大同城裡的張宗衡想不到,在他看來明金雙方在這場戰役中的臨界點已經隨著兩縣陷落而打破,再往後的戰役很難僵持,後金已經佔據優勢了。

得了兩縣的糧草補給、人口物資,後金應該會打得更來勁,接下來必然要有一場大規模會戰。

別說他不理解了,後金軍以代善為首的愛新覺羅貴族、都元帥孔有德為首的漢軍頭目,也不理解,死了這麼多人、拼了這麼多命,僅以兩座縣城的收穫,根本不足以彌補他們此次出兵的損失。

何況戰場上勝利在望,只要對明軍援軍打出一場殲滅戰,就能爭取到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間,足夠他們再攻破、勸降幾座縣城,這會投降不算首降,人心的口子已經扯開了。

黃臺吉心想:你們懂個蛋!

劉承宗就是這場戰爭的大善人,明廷方面對劉承宗派兵來援感到感激。

反過來雖然劉承宗是漠南汗位的競爭者,黃臺吉也對劉承宗此時出兵感到萬分振奮,接盤的來了!

第一,他認為劉承宗雖然是中原群寇裡武功蓋世的大首領,但那就是個漢人莽夫,談不上是他的競爭對手。

這從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就能看出來,他派遣兒子豪格到元帥府去,拿出了最大的誠意與尊重,他們的敵人都是大明,遠交近攻,完全可以聯手滅掉蒙古,一同向大明發起襲擊。

這是地理決定的天然盟軍。

但凡是一個出色的首領,肯定都會先達成盟約再說,退一步說,也會妥善接見、互遣使臣——即使敵視,兩邊山河路遠,有心兵戎相見也沒那個能力,何必樹敵?

偏偏劉承宗充滿了漢人式的眼高於頂與莽夫的短視,他兒子連劉承宗一面都沒見到,就被遣返回來了。

就這麼個沒有一點政治、外交能力的草寇,蒙古就算全扔他手上,遲早也得敗光了。

第二,如果劉承宗真的沒有一點政治和外交的才能,那他的砍人能力一定是非常的出類拔萃,才能在西北砍出偌大家業。

這麼能砍人的個玩意兒,你跟他對砍那不是傻子嗎?

黃臺吉的戰略非常簡單,儘管如今宣大的城池看上去唾手可得,但畢竟還沒得,不趁著這個視窗期出邊,萬一低估了明軍援軍的行軍速度或戰鬥力,出現一點兒小偏差,劉承宗的軍隊把邊牆外一堵,被困在二道邊牆裡的後金軍就得挨圈兒踢。

畢竟在漠北蒙古、漠南蒙古、大明、元帥府、後金這五方兵力裡,打破招降兩座城池的後金軍,是最富有的了,另外四方很有可能會因為財富而同仇敵愾。

但只要後金軍出邊,跳出這個包圍圈,進入哈剌慎蒙古的領地,那局勢就大不相同了。

劉承宗派到漠南的楊麒,就得跟大明幹起來,不跟大明幹也得跟漠南蒙古幹,這跟他想不想沒有關係,人得吃飯,黃臺吉不信元帥府擁有比後金更強大的運力。

當然他們不因為糧食打起來,黃臺吉更高興,不打你們就得餓著,餓個差不多,英明神武的天聰汗就來解救你們了,轉戰西北的農民軍精銳,黃臺吉不介意再封出個跟孔有德地位相匹的都元帥。

不過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