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複雜的局面,一時之間也難以抉擇。
於是,孫權只帶著周瑜一人來到母親吳太夫人面前,共同商議此事。周瑜分析利弊,認為送質子到長安並非明智之舉。他舉例說:“當年楚國最初受封於荊山的邊上,地方不足百里。但由於其後代賢能,不斷擴張領土,開拓疆土,最終在郢都建立了根基,並佔領了荊州和揚州地區,甚至延伸至南海。其子孫代代相傳,延續了九百多年。如今將軍您繼承了父親和兄長留下的雄厚勢力,掌控著六郡之地,兵力強大且糧草充足,士兵們士氣高昂。此外,我們還可以開山取銅,煮海製鹽,百姓生活富足,安居樂業,民風剽悍,可以說是無往不利。既然如此,又何必送去做人質呢?一旦人質落入呂布手中,我們就必須與其遙相呼應,這樣一來,我們就會受到呂布的牽制。到那個時候,即使我們能夠獲得的一些利益,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侯印、十幾名僕人和幾輛車馬而已,這怎能比得上我們自己開創一番霸業、稱王稱帝呢?因此,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送人質,而是先觀察呂布的動向和局勢的變化。如果呂布能夠遵循道義,拯救天下蒼生,那麼我們再去歸附他也為時不晚;但倘若呂布驕傲自大,妄圖挑起戰亂,最終必定會引火上身,自取滅亡。而將軍您只需等待上天的安排,又何必要送質於人呢?”
周瑜的這番話,真正地說在了孫權的心坎裡。而孫權的母親吳夫人也深以為然,覺得應該如此行事。她語重心長地對孫權說道:“公瑾所言極是,他年紀雖輕,但見識卻遠超常人,其才智不下於伯符啊!而且他與伯符年齡相仿,僅小一個月而已,我一直將他視為親子般看待,你應當像敬重兄長一樣尊敬他才是啊!”於是,孫權打消了向呂布送人質的念頭。
孫權對周瑜十分器重和信任,每次賞賜給他的東西都極為豐厚,一年到頭光是衣物就有一百多件之多,這樣的待遇在當時幾乎無人能及。而周瑜對於孫氏家族也是忠心耿耿,忠貞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