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7章 第二局:樵夫的對決!

中原地區,在北魏時期就已經形成的以耕、耙、耱為特徵的旱地耕作體系,南方的農業也十分發達,就沒有個人把先進的種地技術傳過來嗎?

陳成深感悲傷,看起來大唐偏遠地區的三農問題格外嚴峻啊!

這麼說著,眾人忍不住再次哈哈大笑起來。

有一個人開口道:“不是我們不會,你說的那些,我們也知道——但如果你到我們這來的話,你也會這麼做。”

一副“可以這麼做,但沒必要”的樣子。

陳成:“……”

嶺南地區人少地多,光熱資源相較北方又格外豐富,壓根就沒人地矛盾。

這麼大片的區域,還不是想怎麼搞就怎麼搞?

別看“火耕水耨”十分粗放,可產量也還很客觀呢!

人還不累!

既節約了勞動力、也充分利用了自然資源,不是兩全其美麼!

火耕水耨的稻作方式,別說在大唐的此時了,甚至延續到明代廣西還有不少地區仍然在這麼幹呢……

而且你這小郎君也不切實際,嶺南瘴氣充斥,真在密林開了一片地,一天到晚在田間地頭勞作,不戴口罩的話,怕不是會被毒死……

陳成:“……”

好吧,我算是漸漸明白你們為啥這麼看得開了。

既然工作方式十分自有輕鬆,也不愁吃喝,可不就像梅英衛寫的,淺草澹煙和,耕農下綠坡麼!

,!

他是去“耕”嗎?就是放火去的!

放火的時候也不能閒著,喝點農夫山泉,還有點甜;

再到柳樹下睡一覺,臥處還“柳陰多”!

陳成以為梅英衛根本不懂農人的生活,是在瞎寫。

哪知道人家還真的是很瞭解當地農民的幹活方式!

嶺南倒也不是沒有精耕細作,有些地方還是頗為先進的。至於什麼時候開啟了“一年二熟”“一年三熟”的跨越發展,還要到未來的大宋朝。

農人如何折騰自己,沒啥別的原因——

大宋的稅負重啊!

你不對自己狠一點,朝廷就對你們狠一點。

而在這時候,大唐朝廷農業法令、政策在長時期內未能對嶺南有足夠的影響力,中央對嶺南少數民族的統治主要用羈縻的方式,收稅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對老百姓來說,靠朝廷還不如靠青蛙——

收拾蟲害全靠它了。

因為祈求豐收,嶺南土著們產生的對青蛙的崇拜(“銅鼓文化”),也讓陳成感到哭笑不得,暫且不提。

……

自己辛辛苦苦、數易其稿才寫就的“耕者詩”,不但沒有獲得任何激賞,還引來眾人對自己的嬉笑,讓陳成很受打擊。

可是也要說,導致這個局面,的確是因為自己完全不瞭解嶺南的狀況,犯了想當然的錯誤。

既然沒有寫出當地人的感受,他們不支援自己,也是很合理的。

接下來的兩首詩,自己應該更加註意才是。

“好啦好啦,這一首詩我認輸啦!”陳成擺擺手道,引起旁邊少年們的一陣歡呼。

“七絕派”的少年們歡呼之後,又覺得自己跟“五絕派”一樣高興是不合適的,畢竟梅英衛又不是他們的大師兄,所以很快恢復了剋制。

倒是周小三有些可惜——

如果這人的詩力只是這樣的話,那剛剛要是讓鴻闊哥哥上的話,可能這個“先拔頭籌”的人就是“七絕派”這邊了。

“承讓,承讓!”梅英衛客客氣氣道,與陳成鉚足了力氣,在第一首詩中連寫了七八首稿子不同,他只是隨便寫寫,還沒有發揮五六成功力。

不過在贏下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