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從空性帶出來,不管是法說,不管是譬喻說。所以,這個〈信解品〉的目的,就是把這種稍微鈍根的人從空性帶出來,用這個譬喻的方式。
我們看經文要義,請合掌。
二、經文要義
前文上根舍利弗,一聞佛說,即得信解,然未立〈信解品〉,以舍利弗陳述之文簡略不多故。然須菩提等四人領解後,自述窮子喻,文繁義廣,故專立信解一品。須菩提等,過去或解三而不信一。或信三而不解一。今聞法說及譬喻,信解具足。入大乘見道,故名為信;起大乘修道,故名為解。了達權實,會歸一乘,聞圓教,入圓位,故名“信解”。若約“觀心”,了達“心外無法”名信。於“現前一念心中見一切法”名解。從“名字信解”,乃至“究竟信解”。
我們看這品的要義。前面的〈譬喻品〉說到,上根舍利弗在聽到〈方便品〉的文以後開悟了。就在〈譬喻品〉的前面,有一段舍利弗信解的過程,但是那一段過程並沒有安立〈信解品〉,因為舍利弗對於自己信解的過程描述不多,主要地說明自己“甚自感傷,失於如來無量知見”。什麼叫感傷呢?就是“方等生疑,般若生悔”。這段經文比較少,所以佛陀並沒有為舍利弗尊者的信解而安立一品。
但是到了須菩提等四人,須菩提、迦旃延尊者、目犍連尊者跟迦葉尊者四大弟子領解以後,他們自己講出一個窮子的譬喻,這裡“文繁義廣”,所以專立〈信解品〉。就是說,須菩提等四人“過去或解三而不信一。或者信三而不解一”。簡單地說,對三乘的空性產生信解,但對於一佛乘的中道實相而不信解。直到佛陀說〈譬喻品〉以後,才“信解具足,入大乘見道”,“故名為信”。
所以他這個信是破無明、證法身。我們說過,阿羅漢一旦信解中道實相,他從偏空而入真如的即空即假即中以後,他直接就入初地了。所以,他這個信是大乘的見道位才叫信,起大乘的修道叫做解。所以,了達“權實不二”,會歸一佛乘的實相,“開圓解,入圓位,故名信解”。
如果約修行來說(修行當然就是觀心),我們凡夫一開始沒辦法開顯真如本性,我們現在只能做什麼?觀照真如本性。先觀照它,先知道它的存在,但這樣就很有力量了。因為你一觀照它,你就知道心外無法,就是迴歸到萬法唯是一心。我們開始攝用歸體,叫做信。攝用歸體以後,從一念的清淨心提起,唸佛、念法、念僧,開始創造因緣,創造一個新的因緣,叫做解。“從名字信解,乃至究竟信解。”
蕅益大師把信跟解分開來,說明修行兩大重點:信,它比較偏重在內觀;解,比較偏重在外修。就是我們遇到事情,按照《法華經》的思想,先信。信就是隨順,就是遇到事情你不能馬上處理。因為我們是有我法二執的攀緣心,你一處理,你這個業力帶動無明,無明又帶動業力,那我執跟業力就沒完沒了了。
所以按照《法華經》的思想,就是先怎麼樣呢?心外無法,先把心帶回家,觀照這一切法都是如夢如幻的,只有我一念心是真實的。先從因緣裡面迴歸到一念心性,然後再處理,然後再用空假中三觀,外修因緣,內觀真如再外修。當你在外修的時候就是解,就是觀照了。所以它是先安住清淨心,再發起菩提願。它是兩個次第,先信再解。
,!
這個地方我們再做一個說明。其實我們前面說過,〈信解品〉跟〈譬喻品〉的道理是接近的,都是“會權入實”,但這兩個表達方式不太一樣。〈譬喻品〉是從佛陀的角度來發明會權入實的真理,〈信解品〉是從弟子的角度來發明會權入實。我們做一個說明。
〈譬喻品〉是誰說的?是佛說的。佛陀是整個教法的施設者,所以他在講〈譬喻品〉的時候,更多的是他個人對法門的施設,所以它表達的是佛陀大悲的善巧,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