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章 家族和宗族的由來

“二叔公好,侄孫這次回來,特意來感謝您的!來之前家父叮囑我,讓我帶著禮來拜訪您,表達上次的提點之恩。”

林向安將籃子遞給王和智,微微彎曲身子,雙手行抱拳禮,朝王鴻行禮。

這不僅是對長輩的行禮,更重要是以讀書人的身份對前輩的尊敬。

王鴻若有所思,看似隨意地問道,“可去讀書了?”

“聽了您的提醒,回家後,父親立馬就送我去私塾了。”

“學了那些書?”

屋裡的氣氛有些沉重,王和智感覺有些不適應。

趙澤見林向安這麼嚴肅,也老實規矩地站在一旁。

王景辰默默退到後面一點,面無表情嚴肅的王鴻讓他有些畏懼,看林向安淡定如常,倒是有些佩服。

“夫子教了《千字文》、《三字經》,現在剛學完《幼學瓊林》。”

從上次見面,到如今,這孩子也就上了五個月的私塾,這進度還可以。

“既然你學了這三本書,那我就考考你,可知《千字文》的歷史由來,講的是什麼內容?”

見二叔公有意考察他的學問,林向安便輕輕鞠了一躬,緩緩地道來。

“《千字文》是南北朝時期,梁武帝命手下的一個大臣周興嗣,從王羲之的碑文上拓下1000個不重複的漢字,要求他編成文。所謂文是指既要押韻又要對仗,這樣才便於子孫後代讀書。據說這位周興嗣用一個晚上編撰成詩,因勞累一夜白頭。”

“全文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從開天闢地講人和時代的變遷,第二部分講述人的修養標準和原則,第三部分是與統治者有關的各種問題,第四部分是君子治家、處身之道。第一部分是從第一句“天地玄黃”開始,至第三十六句“賴及萬方”......”

不僅解釋了背景,以及大體書中的內容,還概括內容,同時加入了自己的理解。

在後面的王景辰露出了震驚的眼神,他是由王鴻親自教導的,雖然他現在也能背誦《千字文》,但理解深刻還不如眼前的這個小孩。

越聽到後面,心裡越是複雜,他的刻苦讀書,還不及一個孩童的天賦。

趙澤一臉欣喜,在旁邊時不時點頭附和,隱隱有種自豪感,這麼厲害的人,和我可是最好的朋友!

而王和智對林向安更是佩服,平日裡他最愛聽林向安講解,特別有趣。如今看到他在叔公面前淡定回答,不得不感慨,這位弟弟真厲害啊!

王鴻心裡頗驚訝,這孩子讀書天賦超出他的預期,但更多的是欣慰,忍不住出聲讚道。

“好,不錯,老夫果然沒有看走眼!”

但又怕這孩子未來浪費讀書天賦,便忍不住叮囑,“日後切記戒驕戒躁,定要刻苦讀書,莫荒廢了這天賦。”

明白這是長者給自己善意的提醒,林向安虛心接受。

林向安知道自己不是天賦,而是多閱歷得到的寶貴理解,科舉更是牛人輩出,他一點都不敢託大。

“多謝二叔公提醒,小侄定會銘記於心。”

說完,便把籃子拿過來,雙手恭敬捧著,朝王鴻說道,“這是家裡做的豆製品,還有一斤臘肉,望二叔公笑納!”

見這孩子這麼誠心誠意,王鴻便讓王景辰接過去,這才注意到了趙澤。

“你旁邊這位是?”

“這是我同窗好友,和我家是鄰居。私塾李夫子交代學生,這次農忙假回家下地體驗種田的不易,他和我一起過來實踐的。”

王鴻點點頭,這孩子真是難能可貴,可惜為何不是他王家子孫呢!

曾經他有些同窗就瞧不起鄉下種田的農民,但他是全族供養出來的,更加體會其中的心酸,可惜時運不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