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後每每回想起老侯爺當時蒼白的臉色和幾乎控制不住顫抖的手,趙荑就心生不忍和愧疚,但事關生死,她無能為力,只能把難題丟給老侯爺。老侯爺究竟會怎樣處置此事,她不得而知,也不想知道。
超出自己能力範疇的事情,少參與是最好的選擇。
她給滕管事回了信。林水的婚事,自有林母做主,她囑了滕管事莫要參與。父親曾讓她務必牢記世人“三不管”,說這是處事箴言,即莫管情事、莫管家事、莫管閒事,她深以為然。林水的事情與薈春截然不同。薈春那裡她充其量保駕護航,可林水的事情,她若插手,就是橫加干涉,兩者有本質區別。李莊頭的孫子行蹤成謎,她會派人查詢,也叮囑滕管事小心。至於老楊,不必報了逃奴。若他想看大老爺,只能是去了溧陽祖宅,她會寫信告知荀翊。
日子靜水湍流般流淌。期間趙荑收到了荀翊的密信,說已經單獨託付了吳石,若有需他做的事情,開口就好。如此趙荑就不客氣,直接讓殷師父尋了吳石,幫忙查詢蒙面老者,至於如何行事,趙荑也不過問,只由他們自行籌劃安排。
又一日,清淺來回稟,靖平公府的世子夫人差人送來兩盆銀邊墨蘭,說是宮裡的寧嬪娘娘賞下來的,讓趙荑多養養花,放寬心情,不要太過悲傷。趙荑想想就笑了。她這個堂姐也是個妙人。直接賞到隆昌侯府,會讓人覺得對一個庶子媳太過重視,打了嫡出子女的臉。而且服喪期間擺弄花草,聽著也不合時宜。無論哪樁,都是受人以柄。可經由靖平公府裡的姑母轉送,就沒那麼打眼,又表達了寬慰關切之意。果然能在宮裡平平安安多年的,都是人精。
“五奶奶,送花的小廝說,這墨蘭是南緬國進貢來的,一共也沒多少。寧嬪娘娘得的幾盆都賞了下來。金邊墨蘭兩盆賞了靖平公府的世子夫人,兩盆送去了懷恩庵;兩盆銀邊墨蘭給奶奶您送來了。”清淺說。捬義侯府的主子感情都好,她想想就開心。
“嗯,知道了!把花搬到書房來,給小廝多些賞銀。”趙荑說。被人惦記總會讓人愉悅!怎麼辦呢,她發現自己愈發喜愛捬義侯府的每位家人了!無論身在何處,都能彼此惦念,真好!
很快,兩盆莖葉挺拔、青翠厚潤的墨蘭被擺到了趙荑書案旁的窗臺上。葉子中間有隱隱的花苞顯露。
“五爺最愛蘭花,這麼珍貴的品種,他若是見了,不知道怎麼求著奶奶給了他呢!”清淺邊用軟布擦著花盆邊沿粘著的泥土,邊語氣輕快地和趙荑說。
“是呀!不知道什麼時候五爺才能看見這花。”趙荑喃喃地應著,語氣裡有她自己都沒有覺察的悵惘。
荀翊已經到了溧陽祖宅。雖然通訊不便,但他卻幾乎日有信寄來。經由侗屏門暗樁的信裡,要麼是機密之言,要麼都是些讓趙荑面紅耳熱的私密之語;而由驛站寄來的信,倒無甚特別,只記錄日常、記錄每日所見所感、讀書所得所思。看信的日期,他幾乎兩三日就會寫一封信。趙荑回信沒有那麼頻繁,卻習慣了幾日讀讀他的信。如果有耽誤,信延遲了兩三日,趙荑就覺得似乎少了什麼。荀翊信裡提到的書貫穿經史子集,很多內容趙荑都不瞭解。她索性不著急回信,對荀翊信中所提,有感興趣的,就尋了相應書籍翻看,不懂再去請教兩位女夫子,有了感悟,就給荀翊回信一一寫下。荀翊的信幾乎成了趙荑讀書的索引,讓她心生歡喜。如今閉門守喪,不宜訪客見客,倒給了她大把的時間學習沉澱,這是前塵往事中的她不曾體會過的。讀書的收穫及有人分享、交流的喜悅,常常讓她不自覺地微笑,讓她感覺有人思念記掛的美好,讓她感覺漻園小小天地蘊著無限疏闊清朗、斑斕曠達。
如今聽清淺說荀翊喜歡蘭花,趙荑決定把墨蘭畫給荀翊看。想到就做!她立刻鋪了紙,就著清淺剛剛磨好的墨畫了起來。她從小學習素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