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他們從不和印度人來往。兩個人都留著“拉登”式的大鬍子,帶個複雜的頭巾,一個高一點老一點,一個矮一點年輕一點,名字挺複雜,忘了。我們私下裡就叫他們“大拉登”“小拉登”,反正他們也聽不懂中國話。
其實,我們的同學都是不固定的,選什麼課程,就有什麼同學,同學範圍非常之廣而且多變。後來我和茂林選的課不一樣了,各上各的課,各有各的同學圈子,很少有像國內大學那樣,從頭到尾一以貫之的同學,哪怕你們學的是同一學科。這也是美國大學的一個特點。
我應該特別宣告的是:“我的同學”這部分寫的並不準確和完整,儘管每個同學的前面都貫以××國(地區),只是為了方便區別而已,實際上他們都是一個個很具體的個人,用一兩個人去代表一個國家(地區)國民的特性,顯然是非常不準確的。
因此,朋友們在初讀此書時,對這部分內容的分歧和意見就非常的大,他們經常就會說:我知道的××國(地區)人根本就不是這樣的。
我想大家都對,只是接觸的個體不同而已。
留學生活的“吃”和“住”
一年365天,一日3餐,吃飯,在哪兒都是個麻煩的事。
在UTA,沒有中國大學那種意義上的大食堂,有個不大的自助餐廳(全美大學都差不多),一頓飯8美元多,顯然不宜久吃,而且長期也吃不慣。校園附近的麥當勞有專門的學生套餐,憑學生卡2�99美元,但很快就會吃膩的,所以長期的一日三餐還是要靠自己動手。
現在,由於中國人的普及,稍大一些的美國城市都有亞洲超市,裡面中式的瓜果蔬菜、油鹽醬醋的什麼都有,一點不遜色於國內的超市,甚至更全,只要你想得到,就能買得著。而且價廉物美,不用擔心農藥、新增劑、假冒偽劣等令你防不勝防的東西。
我們一般一週買一次菜,自己動手做飯。開始我和茂林是搶著幹,後來是讓著幹,再後來就是推著幹了,最後規定,一天一人,做什麼吃什麼,也平衡了。
想省事也容易,早上:牛奶、麵包、果汁,買現成的,再煎個雞蛋,營養全面而豐富;中午:認真做一次;晚上:用中午的剩菜下個麵條就OK了。
想改善,就到老趙家蹭一頓。老趙是西北人,麵食做得特別地道。老趙的兩個兒子都是美國出生的,老大泰德還能說幾句漢語,老二泰勒除了“你好”之外,基本就沒別的了。看著兩個小“香蕉”喝可樂、吃蔥油餅,也是一道風景。
有時碰到大一點的事,我們也會到當地的中餐館去過過癮,不過美國的中餐館都被美國本土化了,油炸的多,甜膩膩的,不好吃。
相反,正宗的美國餐便宜實惠。德州的牛肉聞名於世,當地的烤牛肋條肉味道正宗、獨特。有一家叫“紅石”的店,我們去了好幾次,12美元一份,廚師隨手切給你幾大塊牛肉,烤得油光閃亮的,多得足以撐死你。
“紅石”是家半自助的餐館,除烤牛肉外,還有就是剛出爐的小麵包,香甜可口,任吃任取,有時一頓一個人能吃10個。一次我們去“紅石”,服務生小妹特別熱情,不停地送剛出爐的麵包,我們一高興,餐後給了5美元的小費,這是比較高的。服務生小妹用了個很極端的詞向我們表示感謝:YOU ARE SO NICE!(你太好了!)一問,她是第一天上班,又第一次得到這麼多的小費,非常高興,皆大歡喜。
美國人民大眾相對容易滿足一些,慾望沒有我們要求的那麼高。
在美國做中餐,慢慢會改變一些國內傳統的習慣,比如熱油爆鍋就不太敢用,會招來消防車的。廚房的警報系統特別靈,稍有風吹草動,油煙一大就報警。有幾次管理處都來人了,還有一次把整棟樓的警報都帶響了,搞得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