嘚啵嘚啵一通之後,丫下臺,看了看手裡的獎狀,臉上的表情很奇特。
說不激動,也是假的。
從《我殺了我媽媽》,到《幻想之愛》,再到《雙面勞倫斯》,他從導演雙週走到了一種關注,這次的《湯姆》總算是上了三大的主競賽單元。
說激動,也有點不太對勁。
畢竟費比西獎只是個外圍獎項,雖跟主競賽毫無關聯,但是拿到手之後,總歸是有點拿了安慰獎的意思。
倍兒膈應!
萬年在臺下瞧著,多蘭毛病雖多,什麼自戀啊,騷氣啊,矯情啊,但不得不承認,丫對於電影的敏感和熱愛確實很出眾。
自己上輩子,像他這麼大的時候,滿心想的都是特效大片,哪兒有拍電影的心思。
當然,人家從小就是童星,家裡頭還是大富豪,能允許他在幾百年的豪宅裡孤獨的哭泣。
···聽著怎麼像是《小時代》呢?
當晚的酒會上,電影節新任主席巴貝拉親自前來挽留多蘭。
其中含義,不言自明。
前任主席馬可穆勒在任時,除了歡迎中國電影之外,也大力推廣好萊塢電影,全面效仿戛納的機制,引入交易市場,擴大影響力。
而巴貝拉添為主席後,為了擺脫前任留下的影響,一上任便迫不及待的要掃清馬可穆勒的親美做大的電影節夢,恢復到了清湯寡水高大上的堅定藝術淨化宗旨。
實際上,除了像馬可穆勒這種親中親美分子之外,幾乎所有的威尼斯電影節主席都非常反感好萊塢。
2001年,第5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口號是“打倒好萊塢帝國主義!”,2003年,威尼斯電影節打出的口號是“向好萊塢宣戰60週年”,活脫脫的意呆藝術鬥士···
開幕前,這貨在接受國內媒體採訪時還說,“中國電影越來越多,但是適合我們這樣電影節的電影卻越來越少。
現在中國電影人明顯發生了轉變,主要製作面向本土觀眾的大眾電影。從技術上講,這些電影很精彩,能與世界任何其它地方製作的電影相媲美,但是電影的內容不適合走出國門。
中國的獨立電影陷入了危機,小成本藝術電影越來越難進入市場,它們根本沒有發行機會。”
這個邏輯也很有趣,從“適合我們這樣電影節的電影越來越少”,推論到了“中國獨立電影陷入了危機”。
上世紀,國內電影方興未艾,歐洲國際電影節事實上就是第五代和第六代導演們“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準確的說,是走向歐美世界的唯一通道,它因此而成了第三世界藝術家為獲取國際性成功而爭相湧入的一扇窄門。
你要如何走向?
要想受歡迎,受到讚譽,那麼你的審美和拍攝手法就要向歐美導演看齊,如果你不能以歐美世界的視點來注視並呈現自己的故事,便意味著你的故事將是某種不可理解的、或曰“非藝術”的呈現。
加入遊戲意味著先在地接受了遊戲的規則,而諸如國際文化的遊戲規則,顯然並非由第三世界國家參與制定的。
那兩代導演被批評也大多是出於這個原因,老謀子拍個《一個都不能少》都被說成是歌功頌德,說白了,就是不符合他們的期望。
平心而論,賈科長們的電影,都講述了一些確切存在的事情,這個東西,不是罵兩句賣國賊就能否認的。
強行去否認,那也無非是跟怕光怕亮的阿q一樣,自個腦袋上生了個癩瘡疤!
雖然說電影是好電影,導演們的心態也可能是複雜、微妙或者無奈的,但其作品受到西方電影節影響卻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說啊,巴貝拉的評價還是比較喜聞樂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