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評委,和本土觀眾之間,導演們選擇後者,可能並不是一件壞事···
有句老話,說,西方人對東方的片子,想要給予肯定,大抵得符合兩個條件:要麼是民族個性,要麼是人類共性。
現在,大家都追求全球化,文化交流。
而文化交流與融合,就勢必會讓民族性出現衰減。古代,兩個民族的交流都會帶來融合,更別說,現代環境下的資訊交流是如此便捷。
說的不好聽一點,老外想看的個性,無非就是破城破牆破房子,長袍大褂小騙子。現在咱們的電影裡都是高樓大廈,都是西裝革履,男帥女靚,在老外看來,自然也就失去了民族的個性。
重映當夜,一堆國內劇組湊在一起吃飯,當時姜聞就說了一句話,萬年覺得很有道理。
“我沒覺得什麼時候國內電影更輝煌。當年大家對中國電影的誤讀比較多,覺得你拍一個電影不容易啊,給你一個獎吧,講的什麼故事,他們也不知道。現在中國人到處買東西,人家憑什麼還選中國電影,可憐不了了。我覺得現在比過去好,人家不選我們,起碼是讓人覺得不忿了,妒忌了。”
當然,國內的電影也並非就完全沒問題,個性沒了,共性暫時探索還不足,一面朝著商業猛衝,一面又想追求一下藝術,所以就產生了一些特別膈應的作品。
還是那句話,有大眾電影市場,一定能培育出藝術電影,只有藝術電影,撐死也走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