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開機,她是自導自演,馬虎不得。
就目前的發展勢頭來看,于飛鴻已經是國內市場上最具號召力的女導演,什麼徐才女啊,黃藝啊,在她面前都是渣渣。
不過文藝女中年,呸,青年也沒什麼驕傲自滿,人家還是該怎麼過日子怎麼過日子,一點都不飄。不像徐才女,去年那部《親密敵人》撲的跟什麼似的,照樣敢吹自己是女導演裡頭最牛逼的。
要點臉,不行嗎?
至於電影收益,宣傳費基本已經透過廣告置換回本,最終票房中,公司大概能拿到八千萬,去掉成本,大概賺了六千萬有餘。
跟《泰囧》那樣的沒法比,但是也不賴,畢竟是文藝片。
在《熱點》之前,純粹文藝電影的天花板大概是年初的《桃姐》,靠著威尼斯影后的名頭,在三月份拿下了過億的票房。
此時,《熱點》已經穩坐國產文藝片票房冠軍寶座,給諸位文藝片導演展示了一下,什麼叫人文關懷和商業模式結合的範例。
至此,圈內對於公司的重視程度又提升了一級,以小博大是人家的《石頭》發明的,冰原犯罪是人家的《獵兇風河谷》開發的,接地氣的喜劇是人家的《人在囧途》整出來的,小成本科幻是人家的《升級》掏出來的。
今年,人家又給同行展示了一波,什麼叫能賺錢的文藝片,就問你服不服?
甭管同行服不服,反正二級市場服了,《消失的愛人》加上《熱點》,兩部電影給公司帶來了兩個大漲停,眼瞅著市值就要超越花藝。
人家也不樂意,趕緊開釋出會吹牛逼,把公司下半年的《太極》還有《1942》以及《神都龍王》都拿出來吹一波,這才穩定住股價。
而本來想回家專心當宅男學法語的萬年,卻被寧皓拉了起來,兩人跟黃博踏上了一場驚險刺激的一路向西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