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總讓我眼眶發熱。

譬如這張*兵排排坐的照片,由照片旁所附的英文註解,對照我所讀過的遠征軍戰史來看,左邊的應是1942年先到達印度由將軍所領導的新三十八師士兵,而右邊這位應是由第五軍新編二十二師副師長廖耀湘所領導,在勉強穿越野人山後,終於也隨後抵達印度計程車兵。

前幾日我把這張照片郵寄給一位朋友看,朋友回覆了簡單的一句話,“這張照片讓我覺得那就是當時的中國人吶。”

我明白這位朋友的意思,熟悉遠征軍戰史的朋友應會知道,1943、1944年,在胡康河谷於邦、孟關、瓦魯班等據點,新三十八師採取迂迴戰術,新二十二師採取正面攻擊,聯手殲滅了日本的十八師團。

而日本十八師團的前身,也就是1937年在南京無惡不作的久留米師團。(久留米師團於1940年被調往越南接受特殊的森林戰術訓練,目的是參加南洋各島及馬來亞和緬甸各地的戰鬥。)

據《英帕爾作戰》記載,當年在京滬欺凌擄掠,惡名昭彰的十八師團,在胡康河谷終被中國軍隊還以惡報。

十八師團長田中新一中將利用視察第一線部隊的機會,反覆向官兵們訓示:

“最近將要同我們在胡康谷地(フ?償螅┱匠【鮃淮菩鄣鬧洩��櫻�胛頤竊諑砝矗ē蕙臁�┖兔宓椋ē鷹毳蓿┳髡絞鋇鬧洩��硬煌�G氪蠹椅癖丶親∫壞悖�薔褪茄矍耙�願兜惱庵е洩��櫻�且恢�芄�厥庋盜罰�氨噶嗣朗階氨福�⒂滌行磯嗑��拷�鬧洩��印!?/p》然而,官兵們對師團長的訓示,非但沒有引起重視,還表現出不屑一顧的神情,流露出不滿的情緒。

不過,官兵們的這種輕敵思想,很快就被胡康谷地的各次作戰所擊垮。在佔有絕對優勢和很強戰鬥力的中國軍隊面前,日本官兵們不得不修正自己原來的看法。

是,這張照片裡的兩個士兵,不管身上的配備為何,不管所屬的部隊為何,他們或許就是薩蘇日前文中所說的,過了南京這道坎兒的中國人。

緩緩推開幽禁了將軍三十三年的臺中向上路宅院的赭紅色的大門,讀到的是將軍不平常的一生,也讓我認識了一段不為大部分臺灣朋友所熟悉的遠征軍歷史。

遠征軍事蹟與將軍生平,熟悉這段歷史的許多朋友寫得又好又詳細,我只想慢慢地,以最虔誠的速度,從自己的角度再回顧一次。

將軍的志向

北宸

1938年8月,美國詹森大使考察即將建築完畢的滇緬公路(Burma Road),詹森大使回到重慶後向羅斯福總統發出報告:“滇緬公路工程浩大,且物資異常缺乏……全賴中國人民的艱苦勞作精神,這種精神是全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的。” 。。

丹青難寫是精神(7)

1941年10月6日,《生活》(Life)雜誌上的一篇報道:

世界上沒有哪個地方能和滇緬公路相比,這一點,當你看到它的時候,就會產生如此印象。“我的上帝,他們就是用雙手從巖山中開出這條路來的!”一位美國工程師如此表達他對這條路的感受。從昆明開始,這條險路蜿蜒726英里,穿過緬甸的崇山峻嶺,跨越深深的湄公河河谷和薩爾溫江河谷,直抵英方控制的臘戍。

如果從空中飛行,這段路的直線距離實際只有360英里,然而,它的卓絕之處在於,從昆明,我們走在這段路上就從未見到比八分之一英里更長的坦途,這是一條天險之路,絕無僅有。

在日軍堵死國際援助中國的海上通道後,中國人,二十萬雙手,自1937年12月開始,僅僅費時九個月,就開通了援華物資車隊從緬甸進入中國的通道,被西方媒體記者譽為“中國第二個萬里長城”,“繼巴拿馬運河後,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