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野馬”式戰鬥機。在歐洲戰場上,“野馬”式戰鬥機經常伴隨美軍的b…17機群,以及英國皇家空軍的轟炸機群長途奔襲德國本土的大城市,在執行護航任務,並且有轟炸機引導的時候,其作戰半徑甚至達到了1200公里(必須要有轟炸機引導,如果沒有轟炸機引導,這些戰鬥機飛到1200公里之外後,恐怕早就迷失了方向)。當初,也正因為要為這些重型轟炸機護航,前去轟炸德國本土的目標,所以美軍才對“野馬”的作戰半徑有如此高的要求。相反,在唐帝國,從戰爭爆發打到現在,一直不存在同樣的要求。
不管是對口木作戰,還是後來轟炸英國,唐帝國的戰鬥機都可以靠近前線部署,比如在轟炸口木的時候,戰鬥機是部署在口木南面的八丈島上的,而這座島嶼距離東京也不過就幾百公里而已。在轟炸英國的時候,護航戰鬥機是部署在低地國家,以及法國北部地區的,距離英國本土也就200到300公里而已。因此,當時唐帝國,德國對護航戰鬥機的航程都沒有嚴格的要求。
在對美作戰之前,很多人都認為轟炸機群會從古巴出發,如果能夠奪取巴哈馬群島,還有百慕大群島的話,護航戰鬥機的作戰半徑也全都在800公里之內。而海軍的“遊隼”,還有好幾種陸軍的戰鬥機的作戰半徑都可以達到800公里。因此,直到28年初,仍然沒有人提出要研製航程更遠的護航戰鬥機。
對陸航的戰鬥機來說,950公里的距離太遠了,更重要的是,大部分的重要目標還在內陸地區,而且隨著轟炸範圍的擴大,轟炸機的作戰半徑很快就超過了1500公里。在九月底的時候,轟炸了密西西比河中游的孟菲斯,轟炸機的單向飛行距離達到了2250公里。也就是說,當時沒有任何一種戰鬥機可以為轟炸機群護航。實際上,就算是去轟炸新奧爾良,陸航的戰鬥機也就最多把轟炸機群護送到墨西哥灣的北部上空,然後就得返航了。
最初幾次轟炸,美國本土的防空力量還沒有調整過來,轟炸機的損失也不大。從九月十七日開始,美軍出動了大批戰鬥機攔截轟炸機群,而且主要就是在墨西哥灣上空進行攔截,避免讓轟炸機群飛到美國本土上空。這也就迫使羅雲衝在九月十八日緊急部署了護航戰鬥機,並且在接下來的幾次轟炸中收到了不錯的效果。美軍也不笨,在發現對方出動了護航戰鬥機,而且摸清楚了護航戰鬥機的最大作戰半徑也就只能到墨西哥灣北部之後,美軍收縮了防空圈,將攔截線設在了本土南面的海域上空,這樣護航戰鬥機就起不到什麼作用了。從九月二十七日開始,轟炸機的損失率迅速攀升,在十月三日轟炸蒙哥馬利的行動中,出動的219架轟炸機被擊落了33架,其中25架被戰鬥機擊落,損失率高達15%。羅雲衝不得不緊急叫停,接下來好幾天,轟炸機群都沒有出動。
當時,唐帝國航空兵已經有了豐富的戰略轟炸經驗,而在以往的轟炸中,有無戰鬥機護航,轟炸機的損失率很有可能相差十倍以上。也就是說,護航戰鬥機的重要性甚至不壓於轟炸機。如果從飛行員計程車氣角度考慮的話,護航戰鬥機就更為重要了。當時很多轟炸機飛行員都承認,在有護航戰鬥機的時候,他們不會畏懼敵人的防空戰鬥機,可是如果沒有護航戰鬥機的話,很多飛行員甚至認為他們不可能回到機場上。可想而知,如果連飛行員都感到害怕了的話,那麼轟炸還會有什麼效果呢?
解決這個問題只有三個辦法,一是奪取前線機場,讓護航戰鬥機靠前部署,這樣就能縮短護航戰鬥機的作戰半徑。二是研製航程更遠的護航戰鬥機,以滿足全程伴隨護航的需要。三是用其他的辦法來提高現有戰鬥機的航程。
如果繼續以尤卡坦半島為基地的話,那麼第一個辦法幾乎不可行。墨西哥灣裡面沒有可以建立機場,部署護航戰鬥機的島嶼,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