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上糧草五萬斛,助王師討伐逆賊!"
蔡吉意味深長地看來高納一眼,但見其神色誠懇、態度謙卑,便微微一笑欣然頷首道。"孤在此替北征將士先行謝過高氏慷慨解囊。"
渤海高氏在漢末並不出名。高氏一門雖在順帝時出過太子太傅高褒,但目前牧守一方的也僅有齊國相高承而已。然而蔡吉卻知曉渤海高氏在魏晉南北朝的歷史上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據史書記載,渤海高氏發軔於東漢渤海郡,素有“天下之高出渤海”之稱。渤海高氏於東漢末形成後,至西晉漸趨興盛,並形成渤海、漁陽、遼東、廣陵、河南等多個支系。待到南北朝時期,渤海高氏已成為山東(指太行山以東)門閥士族的代表,進入鼎盛階段,並先後控制北魏、東魏政治。
而將渤海高氏徹底推向權利頂峰的是高歡、高澄、高洋父子三人。高歡、高澄父子先是相繼任東魏大丞相、渤海王。控制東魏軍政大權。並最終由高澄之弟高洋,以相國、齊王接受東魏孝靜帝的禪讓,成為北齊王朝的開國君主,即北齊顯祖文宣皇帝。不過北齊僅存在了二十八年便滅於北周之手。最後留給後人津津樂道的是北齊高氏的諸多淫亂典故,以及高歡那俊美得必須戴上面具才能上戰場的孫子——蘭陵王高長恭。
後世盛傳建立北齊的高氏素有淫亂、暴戾家族遺傳性格。此刻的高納舉止得體,態度恭敬,看著倒是同這個時代世家子弟沒啥差別。難道是後來和鮮卑人混血的緣故?撇開對北齊王朝的八卦。想到自己在三年前收服了琅琊王氏,今天又接受了渤海高氏的臣服,饒是蔡吉早已見多識廣,這會兒也忍不住在心中感嘆,自己帳下還真是虎豹成群。
高納見蔡吉收下了高氏奉上的糧草,心頭的大石也隨之落了地。高納的父親高延是渤海的名士,可老爺子並不打算在一個能當他女兒的女娃兒麾下出仕。然而是為了整個家族,必須得有人站出來向新統治者表示臣服。於是在向遠在青州出任齊國相的叔父徵詢了一番建議後。高納便毛遂自薦入幕太史慈帳下,併為此次接待齊侯駕臨做足了準備。此刻看來高納之前的種種努力並沒有白費,至少眼前的女子接納了高氏的好意,不會像曹操對付河內宗黨一樣拿渤海高氏開刀。
田豐坐在一旁眼看蔡吉不動聲色地收下糧草,同樣也在心裡長舒了一口氣。曾任冀州別駕的他十分清楚渤海高氏素來不喜張揚,但其影響力卻遍佈冀、青、幽三州。若蔡吉不知深淺貿然動了高氏,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蔡吉並不知曉她收下這五萬斛糧草,讓在場好幾人懸著的心都落了下來。事實上就算知道了,她也只會無奈地笑笑了事。蔡吉對渤海高氏的底細一清二楚,心知以她目前的實力還無法一棒子打死這等地頭蛇。哪怕是兇名遠揚的曹操也只敢拿較弱的河內豪強殺雞儆猴,對於真正有實力計程車族還是以拉攏為主。否則渤海高氏也無法一直逍遙到建立北齊才覆滅。所以對付這等地頭蛇的關鍵還在於提升自身的實力。對此蔡吉則已然有了一套腹稿。
"諸君在冀州主持屯田已一年有餘,不知對屯田有何心得?"蔡吉收下糧草後,又將話題轉回到了屯田上。
就見太史慈沉吟了片刻說道,"不瞞主上,屯所所設分田之法太過苛刻,渤海肯入籍為屯戶者寥寥無幾。"
對於太史慈反映的問題,蔡吉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屯戶的租賦與編戶的田稅足足相差了十六倍。雖說屯戶理論上不用服徭役,可在眼下這等亂世真要大戰在即官府又怎會管你是屯戶還是編戶。之前蔡吉之所以能在徐州、青州兩地順利推廣屯田,是因為這兩個地區經過戰亂、天災滋生了大量無家可歸的難民。在食不果腹、朝不保夕的情況下難民不得不接受官府苛刻的條件參與屯田。
渤海的情況不同於徐、青二州,這裡沒遭受過大規模戰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