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間孤獨。倒不是因為我們不能溫飽,也不是因為我們精力過於旺盛不工作會悶得發慌。而是因為我們永不能滿足。叔本華說人有欲不能而滿足便痛苦,滿足了又變成無聊而再次痛苦,我看,這個說法對於現代人而言是失效的。中國人早就已經知道,人的慾望是永遠無法滿足的。然而,儘管如此,在中國古代,人們大多還是樂於知足地過著安穩平靜哪怕是貧寒的生活,為什麼到了不愁溫飽的現代卻變得異常忙碌起來了?

我以為這可以從精神和物質兩個方面來看。精神上,我們的傳統文化宣揚的是修身養性,清靜淡泊,克人慾而存天理。反對奢華的物質享受,並且中國曆來是一個重視自身文化的國度,因此這種精神生活為上的觀念始終是社會所倡導的,書香門弟,仕宦人家都把這種生活態度寫進了家書。由此可見,安於現狀成為一種當時習慣性的生活態度。在這種文化背景下人們自然也都能甘於寂寞了。而正是由於精神上的安於現狀,使中國古代的物質生產也不是很富足,生產力始終停留在較低的水平,人們大多也都滿足於溫飽的層次。因而並沒有多少物質上的誘惑。百姓生活始終是比較和諧而寧靜的。而現代社會先是從精神上擺脫了無欲無求,知足常樂的心態,與生俱來的各種慾望開始支配我們的精神世界,人們開始不甘寂寞而蠢蠢欲動了,而同時物質世界也開始變得異常豐富,慾望滿足有了物質基礎成了可能,這時勞動和創造的願望也被激發了起來。伴隨著無休止的慾望,人們工作起來也越來越賣力,物質也越來越豐富,這反過來又再次激發起人們的勞動熱情。於是,不知從哪天起,現代人從此就走進了無止無休的忙碌中不能自拔。

這彷彿是一個迷宮,誤入其中的現代人在慾望滿足和無盡忙碌中跑來跑去卻永遠找不到出口。一直到身心疲憊仍然迷茫。對於他們,“永不知足”這句話就真正準確無誤了。“孤獨”對他們而言已高不可攀,在追求慾望滿足的路途上,誰停住了腳步來體驗孤獨誰就將被時代拋棄。這是個玩不起的遊戲。要想走出這個迷宮則需要超凡的智慧。只是這種智慧很少有人擁有,即便擁有,也可能早已被忙碌消耗殆盡了。

總結性地說,現代人玩不起孤獨,一方面是因為我們每天都在忙碌,沒有時間玩孤獨,從更深的層面講,則是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智慧來玩味孤獨,因而寧願選擇忙碌。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

才女,情女與貞女

“自古,那才女不都是情女嘛!”——這句話是黃梅戲《梁祝》裡英臺的母親說的。它頓時勾起了我的興趣,馬上我也想到了另外一句話:女子無才便是德。兩句話一聯絡,似乎察覺到這樣一種邏輯:女子有了才就變得多情,而與此同時便沒了德,當然這個德解釋為道德不妥,應為婦德——專為女性創立的道德規範。那麼如此說來,要有婦德就不能有情,不能有情就只有透過無才來實現。回顧一下這個邏輯,回顧一下千年的儒家文化,回顧一下歷代的才女,情女,烈女,倒還真是那麼回事!

然而,儘管“女子無才便是德”成了倫理綱常,中國曆代卻從不缺才女與情女,玉堂春,蘇小小,嚴蕊,李師師,李香君。。。。她們一個個才情煥發!由此引起了我們的思考,這些才女從何而來?她們的才又是從何而來?稍作觀察,很快我們就注意到,這些才女並非良家女子,都是些流落風塵的紅顏佳麗。於是,我們的視角又轉向了青樓。

的確,中國古代絕大多數的才女都出自妓院青樓,這使妓院在古代處於一個很獨特的位置,它決不僅僅是一個滿足*的場所,因而也決沒有今天我們想象的那麼骯髒,可以說它是中國文化構成的一部分,這些青樓女子從小就受到琴棋書畫的綜合藝術教育,大多有著良好的藝術修養,而這些恰恰是很多官宦小姐不能享有的——當然也有例外,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