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5部分

生放做郡守、縣令之職,不會讓自己的門生去搶世家子弟的飯碗。

那些世家人物都同意了,全民教化的基本政策便制定下來了。

各地的官學依然興辦,但那是為世家子弟和有名望的寒庶子弟們開放的。

魏延強力推行的教育體制,是在現有的官學之外,另闢蹊徑。

魏延率先在義陽新城建立了一個大學堂,名為中央大學堂。

中央大學堂由魏延的錢袋子延財錢莊撥給經費扶持,由中央系統的槍桿子嚴密保護,同時正規軍還為中央大學堂提供強大的武學支援。

中央大學堂裡面設有師範學院、軍事學院、政治學院、技術學院、文藝學院、女子學院。

為什麼要設定師範學院?

魏延覺得,現在大漢最缺乏的不是將領,不是文臣,而是教師,大量的合格的稱職的教師,若是有了大量的合格教師,全民教育便有了光明的前途,未來實行科舉制進而抑制世家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第373章 【小學】

魏延把培養教師的學院定名為師範學院,是依據後世的設定。

他以為會被司馬徽等人給否決掉。

司馬徽卻拍案叫絕道:“文長公,這個名字定的好,楊雄在《發言字行》中說:‘務學不如務求師。師者,人之模範也。’我們就是要培養一些‘學高為人師,身正為人範’的教師之才。”

魏延想到後世,中小學校的教師多半是同屆學生中較為平庸的,由這些平庸的老師教出來的學生還能傑出到什麼程度呢,國家的教育制度本身差勁,再加上那些執行的人也算不得上好,這個國家有太多能成為棟樑的人才都被耽誤了,而那些大學教師裡面,沒有師德的專家叫獸比比皆是,為了漢民族的長遠發展,魏延就要從一開始選擇最傑出的人才做教師。

所以魏延把師範學院定為中央大學堂裡面最重要的院系,中央大學堂裡面最適合做教師或稍作訓練就可以做一個好教師的優秀學生全都被安排在師範學院。

他現在佔領地盤裡面,十五歲以上的略通文墨的貧民子弟、寒庶子弟、世家子弟加起來共有四千多人,願意來中央大學堂繼續就學的只有兩千多人,多半是平民商賈、寒庶地主的子弟,魏延便從這裡面優先甄選了一千人,編入師範學院。

這第一批招收的師範生,將在師範學院院長司馬徽的教導下,突擊學習《論語》《中庸》《大學》等儒家經典和先秦諸子百家著作裡面涉及到教書育人的篇章,學制二年,以後變為三年。

開始的第一個月和最後面的一個月裡,這些師範生都要進入正規軍軍營裡接受軍事訓練,以砥礪意志培養對魏延的忠誠,二年後經考核合格,便編入到每個亭堡、縣城、郡城裡開設小學堂。

中央大學堂第一期的師範生最後合格的只有五百人,剩下的五百人沒有透過考核,還要再接受一年的學習訓練。

魏延掌控了八百萬人口,八百萬人口裡五歲到十五歲的男女兒童加起來,總共有一百多萬,平均二千個學生才能攤在一個教師,魏延便把這個教師定在每一個鄉公所裡,也就是鄉里幾個亭堡裡面最大的亭堡,那個教師兼任鄉傅,負責全鄉的教化。

魏延頒下法令,規定轄內所有五歲到十五歲以下的孩子,不管是世家大族的子女,還是寒庶地主的子女,還是自耕農、商人、軍人的子女,還是佃戶、奴僕的子女,全部都要接受教育。

完全不識字的,不論年紀、性別,全部編入小學堂一年級,跟隨鄉傅從識字開始。

小學堂只設定四年,魏延經歷過後世那種摧殘兒童人性的教育制度,所以他一直認為基礎教育沒必要花上五年或六年的時間,一個智力正常的孩子,完全可以在四年內學完小學堂的所有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