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分解;裡面的東西在翻滾出來後再摩擦再燃燒再分解,在大氣層中變成了數個巨大的燃燒體。
在經過這樣劇烈的燃燒之後,據附近負責監測的資料船隻最終測算,依舊有大約1500枚大小不等的碎片沒能徹底燒燬,最終落入尼莫角的大洋之中。
而賽里斯的這個巨型初代反應艙個雖大,但整體結構簡單,內部的設施較為稀少,在整個過程中順利的燃燒乾淨,只有零星的殘骸落入衛星墳場之中。
如果換成是平時,燈塔國的媒體,以及歐羅巴列強的媒體都會跳出來指責賽里斯的衛星不受控制的墜落吧啦吧啦的,但是這次卻罕見的選擇了集體閉嘴沉默不語。
難道告訴所有人:賽里斯一個頂整個國際空間站三分之二容積的艙段墜毀?
別鬧了,觀眾才不會在意為何賽里斯人的這個艙段為啥會墜毀,但是他們會很好奇什麼時候賽里斯人打了這麼大的一個艙段上去?
這不是在告訴所有人,賽里斯人的航天技術超級牛逼,一個艙段就快要虐暴十幾個國家一同聯合搞的國際空間站了嗎!!
‘畫天’艙段這麼大,它的重量也很受人矚目,航天局給出的資料是206噸。
這個重量也比較符合遠征18號火箭LEo的運載能力,航天局沒有詳細介紹內部結構,大家也沒多仔細深究,為何內部設施如此少的一個大型艙段會如此之重。
因為在裡面,被安置了更厚的防護玻璃層,而這些厚重的玻璃,就是導致整個艙段如此沉重的壓艙石。
在上次反應液態膠基燃料後,航天局和章成銘覆盤了整個過程,並著重複盤那次差點出事故的反應過程後,都不約而同的更加重視新一代反應艙的自動化和安全標準。
這個新反應艙內部安置了多條機械手臂,可以不用再依靠航天員穿著厚厚的出艙服在現場操作;
同時在防護上,有一層特製的玻璃防護著有可能出現的沸騰飛濺情況發生。
它們比普通玻璃更耐高溫,而且在在遇到蘊含極高熱量的物體時也會迅速向四周傳遞熱量來提高抵禦能力。
這種玻璃造價極為昂貴,而且大片生產難度大,因此它們的厚度並不高,被當做第一層的防護屏障。
在這些特殊玻璃的後面,是第二層防護玻璃。
這層玻璃材質沒有第一層那麼變態的抵抗能力,但它們的作用就是用自身的厚度去消耗液態膠基燃料剩餘的熱量,來保護後面的艙壁不受損傷。
而且在第一層防護和第二層防護之間還有數公分的空間,在進行反應中會注入大量的水來形成一個液體防護層,一旦第一層防護被高溫熔穿,那麼這些水就會消耗反應液更多的熱量。
三層軟、硬,以及常規手段和高科技手段形成的複合型防護在經過測試後,基本能保證不會有飛濺的液態膠基燃料傷害到反應艙。
當然單純的防禦還不行,最好的方式就是嚴格控制反應過程,將一切危險的苗頭全部扼殺在搖籃之中。
因此在核心的反應裝置內部,這裡被安置了多臺高畫質工業攝像機,隨時隨地多角度,全方位無死角的觀察反應過程,做到任何一個區域都不放過。
除此之外,諸多攝像頭所拍攝的畫面還配置了相應的自動識別程式。
這是無數程式設計師、化學研究者們這半年來的心血成果;
他們透過上一次所拍攝回來的反應畫面,逐幀逐秒的進行分析判斷,最終根據內部氣泡的反應變化速度作為基準,配合反應區裡新設定的諸多高精度熱成像儀,嚴格監控反應過程中最細微的變化。
計算機會根據畫面中,內部及外部的反應狀態,以及熱成像探測來計算判斷反應的強度,一旦發現有某個區域的氦氣和化學藥劑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