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部分

法。

幕僚長阮忠樞輕輕地走到他的身邊,彎下腰,恭恭敬敬地對著他的耳朵輕聲地說:“宮保大人,您要的摺子已擬好,請過目。”

“好吧,先放在這兒。”

“是。”阮忠樞答應了一聲,躡手躡腳地退出了簽押房。

袁世凱一向辦事幹練,他放下張謇的信箋,拿起奏稿來。

“奏為立憲乃當務之急,宜速推行,恭折仰祈聖鑑事”。他將打頭一句仔細看過之後,便一目數行三下五除二地很快把全篇奏稿瀏覽完畢。直隸總督衙門的幕僚們都是飽學之士,幕僚長更是文章老手,奏稿的立論冠冕堂皇,文句也敷陳得花團錦簇。就文論文,無疑是一篇好摺子,但袁世凱不滿意。因為關於推行憲政這個題目已經讓孫寶琦、張之洞他們捷足先登了,文章做得再好也無多大的新意。袁世凱向來不喜歡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他看重的是另起爐灶,標新立異。二十年來的宦海生涯,步步高昇,其訣竅主要即在此。他拿起筆來,在一旁重重地批下四個字:老生常談,便把它推向一邊,繼續拿起張謇的信研究起來。

從心裡來說,袁世凱很看重這位南通名士。二十多年前,剛過弱冠的他投在吳長慶帳下時,奉命來指導他讀書作文的張謇也還不到三十歲。然而就是這個年輕人,上下古今、天文地理、經濟軍事、民情習俗無所不通無所不曉,令袁家寨裡走出來的兵家子弟,瞠目結舌,羞愧自慚。使他感激而欽佩的是,張謇卻不譏笑他學問淺薄,反而看出他有治事之才。奉命出兵朝鮮的前夕,竭力推薦他襄辦大軍出發前的準備事宜,使得他的才能得以充分表現。吳長慶因此正式委派他辦理前敵營務處事,成為他一生事業的發軔。尤其是張謇中狀元后,不留在翰林院做書呆子而致力於有利國計民生的實業,更使袁世凱對昔日的老師另眼相看。袁世凱的書讀得不多,他也瞧不起那些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的文人,他注重的是實事。

“像張謇這樣的狀元,才配稱得上真才實學!”他在心裡稱讚著,又一次捧起這封難得的書信。慢慢地,他的眼光停在一句話上:“今世各國行君憲卓有成效者,有日、英、德、荷、比等強國,朝廷宜派員前往觀摩學習,此等事應儘速建議實行。”

“對,將他的這個主意拿過來!”袁世凱立刻得到了靈感。

他將剛才那份奏稿拿過來,把打頭的那一句劃掉,另寫了一行字:“奏為請派親貴大員考查東西各國憲政,仰祈聖鑑事。”然後叫侍從將原稿退回幕僚處,吩咐他們按此要求重擬一道摺子。

幾天後,這道摺子經過內奏事處遞到了養心殿東暖閣。慈禧太后斜倚在鋪著黃緞龍墊的炕床上,微閉著眼睛聽稟事太監朗讀。光緒皇帝親政前,凡重要摺子她都自己過目。戊戌年再次聽政時已六十四歲,雖然仍想逞強自己讀折,但到底年老眼花,精力不濟,無奈何只得由太監來讀。她一邊聽,一邊思考如何處置。近兩年來,她自覺精力更差了,有時聽著聽著,居然在寬大的炕床上睡著了。當輕微的鼾聲傳出時,太監便忙停住嘴。不料嘴剛一停,炕床上的鼾聲也便停了,隨之而來的便是嚴厲的責問:“怎麼啦,念下去呀!”

稟事太監嚇得兩腿打顫,忙不迭地將中斷了的朗誦繼續下去,心裡不免嘀咕:前面唸的,你聽進去了嗎?這樣地聽折處理政事,國家不亂才怪哩!

今天,炕床上一直沒有發出鼾聲,稟事太監知道老佛爺在認真聽著。他不敢怠慢,一字一句念得十分清晰:

自古以來,我中國便有采四夷之長、納諸藩之貢之傳統。今泰西各國法規齊備,技藝精良,實有可供我借鑑之處。東洋日本與我同

文同種,行君憲而躋身強國之列,尤堪效法。臣恭請派遣親貴大臣出洋考查,實地觀摩,彙集各國之優長,以備太后、皇上採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