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7部分

私下訂了婚姻,將長女許配給袁的第五子克權,一旦滿漢不通婚之規定廢止,便將女兒送進袁府。袁世凱自然也巴不得結下這門親事,滿口答應。

開啟卷宗,孫毓筠的壽州籍貫,立即引起了端方的警覺:孫家鼐也是壽州人,此孫與彼孫是否為一家?他拍了一封電報給孫家鼐,問孫毓筠是否華族?回電很快到了南京,然則答非所問:“此子頑劣異常,請嚴加管束。”

端方拿著這封電報仔細推敲:“此子頑劣異常”這句話,顯然是長輩指責晚輩的口氣,無異承認了他們之間的同一家族的關係。“請嚴加管束”這一句貌似嚴厲,實際是叫他網開一面。因為對於煽動軍隊造反的革命黨,早已超出了“管束”的範圍,應判處殺頭的極刑。到底是狀元,電文回得既意思明白,又不落把柄,端方很是佩服,他要藉此案來取悅這位漢員中的大老。

就在這個時候,東京同盟會總部也在積極設法營救孫毓筠。有人提出,楊度為五大臣出國考察寫察報,端方為五大臣之一,他與楊度一定有往來。楊度既然能夠在《中國新報》上發表悼念劉道一的輓詩,也一定會願意請端方赦免孫毓筠。

孫毓筠離開東京後接替其庶務總幹事一職的是宋教仁。黃馬起義失敗後,宋教仁從武漢逃到上海,在去日本的船上結識了楊度。宋教仁長相英俊,談吐倜儻,二人在船上一見如故。於是宋教仁來找楊度,請他幫忙,並指出孫毓筠與孫家鼐的關係。楊度一口答應。

其實,楊度與端方毫無私交可言。原定的五大臣,他僅與徐世昌有過一面之識,後來徐並沒有出國,真正出國考察憲政的五個大臣,楊度一個也不認識。楊度之所以答應給端方寫信求情,有幾層考慮。

一來同盟會乃是由於他介紹孫黃相識後的產物,東京總部的主要領導人都是他的好朋友,他對同盟會有感情。二來宋教仁親來求他。楊度的性格,凡別人有急難之事來求他,不管自己有沒有能力幫得了忙,總是先一口答應下來,再想辦法。何況孫毓筠毀家辦學興教育,就憑這一點,楊度看定孫是一個胸襟不俗的人,他也樂意傾力相助。三來他要以此檢驗端方對他的態度,買不買他的人情,由端方的態度可以推測到其他四位出國大臣對他的態度,甚至還可以推測到整個清廷對他的重視程度。四則大學士孫家鼐是孫毓筠的族叔祖,這是一個可以利用的關係,且送一分情誼給他,日後保不了有可用之處。

楊度提筆作書,不談孫毓筠加入同盟會的事,也迴避他此番回國的目的,大談特談孫賣田產辦小學的事,稱讚他是響應朝廷廢科舉辦學堂的號召,是愛國愛民的表現,且本人出身世家,學問優長,乃國家有用的人才。信的末尾說:

午帥自泰西歸來,數上奏疏,懇請朝廷早日立憲,聲望日隆,國人及海外留學生甚至有伊藤、板垣之比。且午帥素惜人才,以識才

護才為己任,向為士人所景仰。孫毓筠行事或有所孟浪,然心則在救亡圖存。望午帥憐其年輕不更世事,寬免其罪,為孫氏留一頂門之

柱,為國家存一可用之才。

端方接到這封信後很是高興。楊度的才學他早已知道,見這個有學問的憲政專家將他視為伊藤、坂垣式的人物,便也就以這兩位東洋名相自許,企圖透過楊度和孫毓筠與海外留學生搭上聯絡,網羅其中的人才,組建自己的班底,日後好乾一番大業。

端方懷著這種心思,親筆給楊度回了封信:“孫生文理通順,門第清華,當秉高誼,求人於輕。”

正因為有如此複雜的外間交易,孫毓筠才得以舒適地生活在小院落裡,而這種舒適的生活,又正是端方軟化孫的鬥志的一個重要手段。

這天午後,孫毓筠午睡剛起,一個五十來歲的中年人,滿面春風地走了進來,對他說:“小貴,你不認識我了吧,